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住院醫(yī)師 >> 歷年真題 >> 中醫(yī)兒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70道問答題匯總
  1. 住院醫(yī)師考試寶典
  2.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地區(qū)
分類
北京
天津
上海
江蘇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東
山西
河南
河北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廣東
廣西
海南
湖南
湖北
四川
重慶
貴州
云南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內(nèi)蒙古
新疆

山東住院醫(yī)師考試寶典(168元/科)

臨床病理科Ⅰ階段 風濕免疫科Ⅱ階段 皮膚科Ⅱ階段 燒傷外科Ⅱ階段 眼科Ⅱ階段 呼吸內(nèi)科Ⅱ階段 康復科Ⅱ階段
兒科Ⅱ階段 血液內(nèi)科Ⅱ階段 腫瘤外科Ⅱ階段 消化內(nèi)科Ⅱ階段 腫瘤放療科Ⅱ階段 腎臟內(nèi)科Ⅱ階段 醫(yī)學檢驗科Ⅱ階段
醫(yī)學檢驗科Ⅰ階段 心血管內(nèi)科Ⅱ階段 耳鼻咽喉科Ⅰ階段 急診外科Ⅱ階段 內(nèi)科Ⅰ階段 精神科Ⅰ階段 耳鼻咽喉科Ⅱ階段
臨床腫瘤科Ⅰ階段 口腔科Ⅰ階段 婦產(chǎn)科Ⅰ階段 危重病科ICUⅡ階段 精神科Ⅱ階段 皮膚科Ⅰ階段 神經(jīng)內(nèi)科Ⅰ階段
康復科Ⅰ階段 急診科Ⅰ階段 兒科Ⅰ階段 全科醫(yī)學Ⅰ階段 麻醉科Ⅰ階段 急診內(nèi)科Ⅱ階段 神經(jīng)內(nèi)科Ⅱ階段
產(chǎn)科Ⅱ階段 婦科Ⅱ階段 內(nèi)分泌科Ⅱ階段 腫瘤內(nèi)科Ⅱ階段 感染科Ⅰ階段 醫(yī)學影像科Ⅰ階段 計劃生育科Ⅱ階段
感染科Ⅱ階段 普通外科Ⅱ階段 臨床病理科Ⅱ階段 眼科Ⅰ階段 外科Ⅰ階段 骨科Ⅱ階段 胸外科Ⅱ階段
心血管外科Ⅱ階段 超聲診斷科Ⅱ階段 小兒外科Ⅱ階段 口腔頜面外科Ⅱ階段 放射診斷科Ⅱ階段 核醫(yī)學Ⅱ階段 口腔頜面外科Ⅱ階段
口腔整形科Ⅱ階段 麻醉科Ⅱ階段 口腔內(nèi)科Ⅱ階段 整形外科Ⅱ階段 神經(jīng)外科Ⅱ階段 泌尿外科Ⅱ階段

中醫(yī)兒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70道問答題匯總_第7頁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7-12-15  【

  61.積滯的診斷要點有哪些?簡述積滯與疳病的關系。

  答:積滯的診斷要點:①有傷乳、傷食史。②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大便溏泄,臭如敗卵或便秘為特征。③可伴有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嘔吐等癥。④大便化驗檢查,可見不消化食物殘渣、脂肪滴。

  積滯日久,遷延失治,進一步損傷脾胃,致氣血化源不足,營養(yǎng)及生長發(fā)育障礙,則可轉化為疳證,故有“積為疳之母,有積不治乃成疳候”之說。

  62.疳的含義有哪些?疳證的治療原則是什么?如何預防疳病的發(fā)生?

  答:“疳”有兩種含義:其一“疳者甘也”,是指小兒恣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形成疳病;其二“疳者干也”,是指氣液干涸,形體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機和癥狀。其病變在脾胃,故錢乙有“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的論述。

  治療原則以顧護脾胃為本,根據(jù)脾運失健、脾虛挾積、脾胃氣陰俱傷的不同階段,采取疳氣以和為主,疳積以消為主,或消補兼施,干疳則以補為主的治療方法。

  預防疳證應①提倡母乳喂養(yǎng),乳食定時定量,按時按序添加輔食,供給多種營養(yǎng)物質,以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②合理安排小兒生活起居,保證充足睡眠時間,經(jīng)常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增強體質。③糾正飲食偏嗜、過食肥甘滋補、貪食零食、饑飽無常等不良的飲食習慣。④發(fā)現(xiàn)體重不增或減輕,食欲減退時,要盡快查明原因,及時加以治療。

  63.簡述“諸疳皆脾胃病”的道理及其常證各證形成的機制。

  答:脾胃失調(diào)是形成疳證的主要原因,由于小兒脾常不足,飲食失節(jié)、喂養(yǎng)不當或其他疾病的影響,均能導致脾胃受損,營養(yǎng)失調(diào)。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失凋,生化乏源,機體失于滋養(yǎng),漸至形體贏瘦,氣液內(nèi)虧而成疳證。故錢乙有“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的觀點。

  脾胃病變程度有輕有重,性質虛實懸殊,初起僅由喂養(yǎng)不當引起脾胃運化不健,稱為疳氣;繼而脾胃虛弱,兼有蟲積食滯,元氣受傷,虛中夾實,稱為疳積;若脾胃氣陰俱傷,元氣衰竭,出現(xiàn)干枯贏瘦的證候,稱為干疳。

  64.疳腫脹為什么不能用開鬼門、潔凈府的一般消腫法?

  答:開鬼門、潔凈府是指發(fā)汗、利小便,使停留于肌膚中的水濕從體表、小便而排出,用于水腫實證,如風水相搏證,膀胱不利證。疳腫脹是疳證的一個兼證,由于脾病日久,中陽失展,氣不化水,水濕泛濫,產(chǎn)生全身浮腫。是本虛標實之證。脾以陽氣為運,水濕得陽則化,故應采用健脾溫陽利水之法,標本兼顧,而不能用開鬼門、潔凈府之祛邪之法。

  65.疳證常用的其他療法有哪些?試述其中外治療法的具體操作。

  答:常用的其他療法有:外治療法、刺四縫療法、捏脊療法、割治療法。

  外治療法的具體方法為:①萊菔子適量研末,阿魏調(diào)和。敷于傷濕解痛膏上,外貼于神闕。1日1次,7日為1療程。②芒硝、生大黃、生山梔、杏仁、桃仁各6g.共研細末,加面粉適量,用雞蛋清、蔥白汁、醋、白酒各少許,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1日1次,連用3~5日。

  66.試述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病原因、辨證要點。

  答:發(fā)病原因有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喂養(yǎng)不當、感染諸蟲、疾病損傷等。

  其辨證要點為:①據(jù)臨床表現(xiàn)辨氣血陰陽虧虛之輕重。②結合實驗室檢查,判斷貧血之程度。③辨臟腑:食少納呆體倦乏力、大便不調(diào)病在脾;心悸心慌、語聲低微病在心;頭暈目澀、潮熱盜汗、爪甲枯脆病在肝;腰腿酸軟、畏寒肢冷、發(fā)育遲緩病在腎……

  67.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要點是什么?

  答:本病診斷要點為:

  (1)有明確的缺鐵病史:鐵供給不足、吸收障礙、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緩慢,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為明顯,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年長兒有頭暈等癥狀。部分患兒可有肝脾腫大。

  (3)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1%,紅細胞平均體積(MCV)<80fl/d1.平均血紅蛋白(MCH)<27pg.

  (4)3月~6歲血紅蛋白<110g/L,6歲以上血紅蛋白<120g/L.

  (5)血清鐵、總鐵結合力、運鐵蛋白飽和度、紅細胞原卟啉、血清鐵蛋白等異常。

  (6)鐵劑治療有效。用鐵劑治療6周后,血紅蛋白上升20g/L以上。

  (7)病情分度:輕度,血紅蛋白:6個月~6歲(90~110)g/L,6歲以上(90~120)g/L;紅細胞(3~4)×1012/L.中度,血紅蛋白(60~90)g/L;紅細胞(2~3)1012/L.重度,血紅蛋白(30~60)g/L:紅細胞(1~2)x 1012/L.極重度,血紅蛋白<30g/L;紅細胞<1×1012/L.

  68.小兒厭食、積滯、疳證、貧血應如何鑒別?

  答:厭食:是由喂養(yǎng)不當、病后失調(diào)、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調(diào)所致,以脾失健運為主要病機,以長期食次不振、厭惡進食為主證。雖有面色無華、形體偏瘦,但無明顯消瘦,精神活動如?膳c疳證鑒別;無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大便酸臭,可與積滯鑒別;無面色萎黃,唇甲色淡,血常規(guī)正?膳c貧血鑒別。

  積滯:是因內(nèi)傷乳食停聚中焦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大便酸臭為特征。無明顯形體消瘦可與疳病鑒別;無明顯血虛不榮可與貧血鑒別;有積滯內(nèi)停,氣滯不行之證可與厭食鑒別。

  疳證:是由喂養(yǎng)不當或由多種原因影響,使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慢性營養(yǎng)缺乏癥。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發(fā)干枯,精神萎靡或煩躁,嗜食異物為特征,病情重者可病涉五臟而產(chǎn)生多種兼證。較之厭食、積滯,有明顯消瘦及精神異?少Y鑒別。病重者常同時有貧血表現(xiàn)。

  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是由先天不足,喂養(yǎng)不當?shù)葘е缕⒛I肝心不足,氣血生化無源,血虛不榮所致。以面色蒼白,口唇、爪甲、瞼結膜蒼白伴頭暈乏力納呆等為主癥。貧血為小細胞低色素性,HGB:1~6歲<110g/L,6歲以上<120 g/L,有血清鐵,總鐵結合力,運鐵蛋白飽和度等異常。可與以上病癥相鑒別,而重癥貧血可同時有疳證表現(xiàn)。

  69.簡述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臨床如何辨別本病的虛實、輕重?

  答:小兒素體正氣虧虛是發(fā)病的內(nèi)因,風熱、濕熱邪毒侵襲是發(fā)病的外因。

  辨明虛實:凡病程短暫,見胸悶胸痛、氣短多痰,或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舌紅,苔黃,屬實證;病程長達數(shù)月,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白多汗,舌淡或偏紅,舌光少苔,屬虛證。一般急性期以實證為主,恢復期、慢性期以虛證為主,后遺癥期常虛實夾雜。

  辨別輕重:神志清楚,神態(tài)自如,面色紅潤,脈實有力者,病情輕;若面色蒼白,氣急喘急,四肢厥冷,口唇青紫,煩躁不安,脈微欲絕或頻繁結代者,病情危重。

  70.簡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分期。其臨床診斷依據(jù)有哪些?

  答:急性期:新發(fā)病,癥狀及檢查陽性發(fā)現(xiàn)明顯且多變,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內(nèi)。遷延期:臨床癥狀反復出現(xiàn),客觀檢查指標遷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慢性期:進行性心臟增大,反復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時輕時重,病程在1年以上。

糾錯評論責編:balabala123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昂仁县| 安福县| 旬邑县| 宾阳县| 襄樊市| 鸡东县| 阳泉市| 新和县| 浮梁县| 东莞市| 汉寿县| 兴仁县| 黔东| 扬州市| 邵阳县| 滁州市| 卢氏县| 青川县| 文成县| 曲麻莱县| 招远市| 温泉县| 荥经县| 汾西县| 九江市| 怀远县| 崇义县| 乐清市| 万州区| 那坡县| 调兵山市| 福州市| 南华县| 澄江县| 安岳县| 凤冈县| 武汉市| 桃江县| 青铜峡市| 德昌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