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自考《學前兒童心理衛(wèi)生與輔導》專項試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一位名叫夢天的小朋友,一想到課堂上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就感到十分焦慮,即使她熟知問題的答案。
請用ABCDE取向的輔導對以上個案作分析,并寫出每一字母所代表的涵義及輔導過程。10-203
答:一、ABCDE取向的輔導
(1)ABCDE取向的定義。所謂的“ABCDE取向”,是指某一事件發(fā)生后,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評估、由此而被引起的情緒、受到的非理性自我信息的攻擊,以及對非理性自我信息的理性信念。(2)ABCDE取向每一個字母的含義:A——發(fā)生的事件;B——個人如何評估事件,包括非理性信息和理性信息;B1——非理性信息:“我是個徹底失敗的孩子!盉2——理性信息:“我拍皮球沒拍到10個,很難受,但是我會為下次取得好成績而努力的!”C——為B階段之后所會衍生的后果或情緒;D——呈現(xiàn)駁斥個人在B階段所用的非理性自我信息的攻擊言論;E——呈現(xiàn)個人在思考非理性自我信息后,所回答的理性想法。
二、輔導的過程可能會有以下步驟:
A:有些不快樂的事發(fā)生在你頭上。B:你評估這個事件,你覺得這件事很可怕,是你不允許它發(fā)生的。
C:你變得緊張不安。D:你質疑的自我信息(1)為什么很可怕?(2)為什么不允許它發(fā)生?
E:你的答案是(1)這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2)這是一個挫折,但不是一件災難。(3)我可以掌握它。
(4)我希望事情可以更好,但是并不表示我可以認為事情永遠會如我所愿。
三、案例分析
夢天首先預期這個事件A的發(fā)生情形,雖然只是預期這個事件A,卻已先感到緊張與困難了。夢天常常在B1階段加入非理性思考:“如果我失敗了,那會是很可怕的事,沒有人會再喜歡我,我將會一文不值。”來自B1的信息就會導致后果C的高度焦慮,而此時,B1信息將會在下次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破壞他所有努力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