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
1、男性患者,起病一周前曾患上呼吸道感染,隨后出現(xiàn)顏面及雙下肢水腫,尿少。查體:血壓160/100mmHg,尿蛋白(+ +),尿沉渣:紅細胞(++),Scr 130 μmol/L。2周后少尿,BUN 28 mmol/L,Scr 620μmol/L,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C、高血壓腎病
D、腎病綜合征
E、慢性腎炎
2、中年患者,男性,起病一周前曾患“感冒”,遂后出現(xiàn)水腫、尿少等癥入院;灒篐b 90g/L,尿蛋白(+++),尿RBC 10-15/HP,血肌酐500 μmol/L,血尿素氮23 mmol/L,B超示雙腎增大。其最可能的臨床診斷是
A、腎病綜合征
B、慢性腎小球腎炎
C、急性腎小球腎炎
D、急性腎盂腎炎
E、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3、男性,15歲,少尿浮腫5天,咳嗽氣短不能平臥1天,起病前2周曾有喉痛3天。BP170/110mmHg,端坐呼吸,兩肺底有散在濕啰音,尿比重1.022,尿蛋白(+++),紅細胞30~90個/HP,血補體C3降低,診斷為
A、急性腎炎并左心功能不全
B、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
C、高血壓病并左心功能不全
D、急進性腎炎并左心功能不全
E、腎病綜合征并左心功能不全
4、男性,20歲。反復(fù)咯血1周,進行性少尿5天入院,血壓160/100mmHg,尿常規(guī),尿蛋白(+++),紅細胞滿視野,入院后病情繼續(xù)惡化,血壓升高加重,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血尿素氮172mmol/L,診斷應(yīng)考慮為
A、流行性出血熱
B、急性腎炎
C、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
D、過敏性紫癜腎炎
E、急進型腎炎
5、25歲,女性突起浮腫,尿少,血尿即住院治療,3周后進入昏迷,尿蛋白(+++),RBC10~15個/HP,WBC1~3個/HP,顆粒管型1~3個/HP,BUN25mmol/L,腎活檢大量新月體形成,診斷為
A、急性腎炎
B、急進性腎炎
C、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
D、腎病綜合征
E、急性腎盂腎炎
6、患者,年輕女性,頭痛、惡心、嘔吐伴水腫3天入院,患者2周前曾發(fā)熱、咽痛。查體:P 110次/分,BP 200/130 mmHg,視乳頭水腫,雙肺無異常。Hb 110 g/L。尿常規(guī):蛋白(++),RBC 30~50/HP,尿比重1.020,血尿素氮9.4 mmol/L,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腎小球腎炎并嚴重循環(huán)充血
B、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C、急性腎小球腎炎并高血壓腦病
D、急性腎小球腎炎并急性腎功能不全
E、急性腎小球腎炎
7、男性,30歲,顏面浮腫3天,無力,尿400ml/24h,血壓130/80mmHg, 血紅蛋白130g/L,尿蛋白(+++),紅細胞20~40個/HP,顆粒管型0~2個/HP,可能性最大的診斷是
A、隱匿性腎炎
B、急進性腎炎
C、急性腎炎
D、慢性腎炎
E、腎盂腎炎
8、男性,18歲,3周前咽痛,近1周面部浮腫尿少,尿蛋白(++),尿紅細胞10~20/HP,紅細胞管型0~1/HP,顆粒管型0~1個/HP,診斷
A、急性腎盂腎炎
B、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
C、急性腎炎
D、隱匿性腎炎
E、急性前列腺炎
9、男性,15歲,3周前微熱,咽痛,1周來眼瞼輕度浮腫,1天前突然劇烈頭痛,全身抽搐,意識不清,數(shù)分鐘后清醒。BP170/100mmHg,尿常規(guī)蛋白(++),可見紅細胞管型,最可能的診斷是
A、高血壓合并高血壓腦病
B、慢性腎炎
C、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
D、高血壓病
E、急性腎炎并發(fā)高血壓腦病
10、患者,女性,37歲,近3年來反復(fù)出現(xiàn)無痛性肉眼血尿,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xiàn),間歇期尿RBC 3~5個/HP,無水腫及高血壓,無腎臟病家族史。該患者血尿最可能的原因是
A、腎小球腎炎
B、尿路感染
C、泌尿系結(jié)核
D、前列腺炎
E、尿路結(jié)石
11、女性,42歲,肉眼血尿伴水腫一周,起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BP 155/95 mmHg,尿紅細胞滿視野,尿蛋白4.3/d,血Cr 128 μmol/L,Alb 28g/L,補體C3下降,尿量1000ml/d。最佳的處理措施是
A、足量激素治療
B、休息及對癥處理
C、青霉素治療
D、激素聯(lián)合細胞毒藥物治療
E、盡早腎活檢明確病理類型
12、年輕女性患者,反復(fù)腰酸伴間歇血尿半年。查體:BP 114/72 mmHg,咽紅,扁桃體Ⅱ度腫大,腎區(qū)無叩擊痛,下肢無水腫。尿常規(guī):RBC 20~40/HP,WBC 0~2/HP,尿蛋白(-),應(yīng)考慮的診斷是
A、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fā)作
B、慢性腎盂腎炎
C、急性腎盂腎炎
D、慢性腎炎
E、隱匿性腎炎
13、女,47歲。慢性腎炎病史多年,近2年經(jīng)常出現(xiàn)雙下肢水腫,一直服雙嘧達莫(潘生丁)及氫氯噻嗪治療。近1周感覺腹脹,雙下肢無力。首先考慮的是
A、腎功能嚴重減退
B、低鉀血癥
C、高血壓
D、酸中毒
E、藥物中毒
14、腎病綜合征患者高度浮腫,尿量400~500ml/d,持續(xù)2周,尿蛋白(++++),血漿白蛋白20g/L,肌酐清除率為100ml/min,本患者的治療主要是
A、速尿
B、消炎藥
C、輸血漿或清蛋白
D、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E、血液透析
15、男性,24歲,1年前診斷腎病綜合征,應(yīng)用激素治療4周,尿蛋白轉(zhuǎn)陰后減量,治療共8周,停藥已半年,近1個月來又出現(xiàn)浮腫,尿蛋白(+++),應(yīng)首選應(yīng)用
A、強地松1mg/kg
B、甲基強地松龍,沖擊治療
C、環(huán)磷酰胺
D、消炎痛治療
E、雷公藤治療
16、患者,男,27歲,診斷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初次常規(guī)治療每日用潑尼松60 mg,6周后尿蛋白仍為(+),此時應(yīng)采取的措施是
A、將潑尼松加量到80 mg/d
B、改為地塞米松
C、改用環(huán)磷酰胺
D、用原量繼續(xù)觀察
E、減少潑尼松量到40 mg/d,加用免疫抑制劑
17、15歲,男性,全身高度浮腫,尿蛋白(++++),管型少許,血漿白蛋白15g/L,血膽固醇10mmol/L,用強地松60mg/d治療1周,病情無好轉(zhuǎn),此時應(yīng)采用下列哪項措施
A、停用強地松
B、使用地塞米松
C、繼續(xù)用強地松原劑量
D、加用ACTH
E、加用環(huán)磷酰胺
18、腎病綜合征患者,病理顯示膜性腎病。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雙側(cè)腎區(qū)疼痛,尿量減少。低熱,蛋白尿顯著增多伴肉眼血尿,下肢水腫加重,腎功能較前稍有減退。B超示雙腎大小較前有所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伴發(fā)腎石癥
B、泌尿系結(jié)核病
C、伴發(fā)泌尿系腫瘤
D、腎靜脈血栓形成
E、原有膜性腎病加重
19、男性,25歲,腎病綜合征,血壓130/70mmHg,尿蛋白(+++),尿紅細胞2~4個/HP。應(yīng)用激素治療2周突然出現(xiàn)發(fā)熱及右下肢劇烈疼痛這時要考慮
A、全身感染
B、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C、淋巴管炎
D、股骨頭壞死
E、下肢靜脈栓塞
20、男性,35歲。因蛋白尿待查入院, 24小時尿蛋白定量3.8g,血白蛋白30g/L。腎活檢示: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該患者最不易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
A、感染
B、腎靜脈血栓形成
C、急性腎衰竭
D、腦卒中
E、蛋白營養(yǎng)不良
21、男性,18歲,浮腫,尿蛋白(+++),應(yīng)用激素治療中突然出現(xiàn)右下肢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右下肢靜脈炎
B、右下肢血栓形成
C、腎性骨病
D、動脈栓塞
E、高尿酸血癥-痛風(fēng)
22、患者,女性,38歲,因腎病綜合征入院治療,腎穿活檢病理為:微小病變型。即予潑尼松60 mg/日口服,癥狀有所控制。治療3周后,又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雙下肢水腫加重,腎功能減退。首先應(yīng)考慮可能出現(xiàn)了下列哪種并發(fā)癥
A、感染
B、糖皮質(zhì)激素沖擊
C、加用細胞毒藥物
D、腎靜脈血栓形成
E、急性腎衰竭
23、某腎綜患者,近兩日感右側(cè)腰部隱痛,尿色偏深,無明顯尿頻、尿急、尿痛。試驗室檢查:RBC 20-40/HP,WBC 0-2/HP,低蛋白血癥,B超:雙腎、輸尿管未見異常。首先考慮的合并癥是
A、急性腎盂腎炎
B、腎腫瘤
C、腎結(jié)核
D、腎靜脈血栓形成
E、隱匿性腎炎
24、腎病綜合征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A、循環(huán)衰竭
B、腎功能不全
C、感染
D、靜脈血栓形成
E、蛋白及脂肪代謝紊亂
25、腎病綜合征患者發(fā)生血栓并發(fā)癥,最常見于
A、腎靜脈
B、冠狀血管
C、下肢靜脈
D、肺靜脈
E、下腔靜脈
26、患者,男,34歲,患腎病綜合征,入院治療期間突感右下肢疼痛、發(fā)涼,查體示:右足背動脈搏動觸不清,足趾皮膚發(fā)紺,首先考慮出現(xiàn)了下列哪種并發(fā)癥
A、下尿路感染
B、急性腎衰
C、心源性休克
D、右下肢靜脈血栓
E、右下肢動脈栓塞
27、15歲,男性,高度浮腫,尿蛋白(+++),管型少許,血清蛋白15g/L,血膽固醇10mmol/L,應(yīng)用強地松治療4周,尿量增加,水腫消退.尿蛋白(++),此時應(yīng)用哪項措施
A、強地松原劑量繼續(xù)治療
B、強地松開始減量
C、加用清蛋白、強地松減量
D、加用ACTH、強地松減量
E、加用消炎痛、強地松減量
28、女性,20歲,浮腫少尿半年;灆z查:尿蛋白(+++),紅細胞2~3個/HP,白細胞1~2個/HP,血肌酐正常.腎活檢病理為微小病變。最主要的治療是
A、正常蛋白的低鹽飲食
B、臥床休息
C、糖皮質(zhì)激素
D、利尿劑
E、其他免疫抑制劑
29、男性,20歲,浮腫已1年,血壓正常,尿蛋白(+++),尿紅細胞1~3個/HP,尿白細胞3~4個/HP。下列治療方法中主要的選用
A、消炎藥
B、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C、靜點清蛋白
D、靜點必需氨基酸
E、高蛋白飲食
30、男性,30歲,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fù)發(fā)作性肉眼血尿,在勞累及感染后加重。發(fā)作時伴有肌肉發(fā)痛。無高血壓及腎功能減退,可考慮診斷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隱匿性腎炎
C、IgA腎病
D、慢性腎炎
E、泌尿系感染
31、男性16歲,近半個月全身水腫,檢查尿蛋白(+++),透明管型2~3/HP,血紅蛋白12g/L,血壓正常,24小時尿蛋白>3.5g,最可能診斷是
A、急性腎炎
B、急進性腎炎
C、慢性腎炎
D、腎病綜合征
E、腎孟腎炎
32、女性,15歲,無原因出現(xiàn)眼瞼及下肢浮腫,查BP100/70mmHg,心肺正常,尿蛋白(+++),紅細胞0~1個/HP,血漿白蛋白30g/L,最可能的診斷為
A、急性腎炎
B、腎病綜合征
C、慢性腎炎
D、腎淀粉樣變
E、泌尿系感染
33、女性,18歲,浮腫少尿20天,近2天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達38℃,檢查BP120/80mmHg,Hb110g/L,尿常規(guī)白細胞10~15個/HP,尿蛋白(+++),紅細胞3~5個/HP,最可能的診斷
A、腎病綜合征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B、腎病綜合征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
C、感染所致尿改變
D、急性腎盂腎炎
E、急性腎炎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
34、血中補體水平下降一般不見于
A、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B、膜性腎病
C、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D、狼瘡腎炎
E、急性腎小球腎炎
35、18歲,以呼吸道感染2天后出現(xiàn)血尿。同時伴有低熱、腰痛,無高血壓,住院治療全身癥狀好轉(zhuǎn),但仍有血尿,經(jīng)腎活檢,診斷為IgA腎病,主要依據(jù)是
A、腎小球系膜區(qū)有免疫復(fù)合物沉積
B、腎小球系膜區(qū)有以IgA為主的顆粒沉積
C、臨床上以低熱為主
D、臨床上無誘因的突發(fā)血尿
E、腎小球系膜區(qū)有系膜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