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單選患兒,1歲,因食欲差,母乳少,以米糊、稀飯喂養(yǎng),未添加其他輔食,診斷為營養(yǎng)不良1度。最先出現的癥狀是
A. 身長低于正常
B. 體重不增
C. 皮膚干燥
D. 皮下脂肪減少
E. 肌張力低下
答案: B
解析: 營養(yǎng)不良的患兒,最先出現的癥狀是體重不增。
062. 單選嬰兒腹瀉治療原則包括以下內容,哪項除外
A. 調整和適當限制飲食
B. 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C. 加強護理,防止并發(fā)癥
D. 控制腸道內外感染
E. 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
答案: E
解析: 此題應該選E,理由是治療原則是預防及糾正脫水,調整和繼續(xù)進食,合理用藥,加強護理。不包含E。
063. 單選8歲小兒重度貧血的診斷指標是
A. hb>120g/l
B. hb~120g/l
C. hb~90g/l
D. hb~60g/l
E. hb~30g/l
答案: E
解析: 此題應該選E,理由是貧血分度 根據外周血紅蛋白或紅細胞數可將貧血分為輕、中、重、極重四度:Hb為~90g/L屬輕度,~60g/L為中度,~30g/L為重度,<30g/L為極重度。
064. 單選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臨床主要特點是
A. 嬰幼兒發(fā)病率高
B. 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C. 發(fā)病緩慢,病程較長
D.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均減少
E. 頭暈、乏力、眼花、耳鳴
答案: B
解析: 小細胞的色素性貧血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特點
065. 單選多伴稽留高熱的肺炎是
A.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 葡萄球菌肺炎
C. 革蘭陰性桿菌肺炎
D. 腺病毒肺炎
E. 肺炎支原體肺炎
答案: D
解析: (此題應該選D,理由是潛伏期3~8天。一般急驟發(fā)熱,往往自第1~2日起即發(fā)生39℃以上的高熱,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規(guī)則的高熱;3/5以上的病病例最高體溫超過40℃。
066. 單選有粘液性水腫的是
A. 先天愚型
B. 軟骨發(fā)育不全
C. 承病
D. 垂體性侏儒癥
E.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答案: E
解析: 此題應該選E,理由是粘液性水腫也稱真性粘液性水腫,是由于粘蛋白增多沉積于真皮而致,因系甲狀腺素不足。表現為全部皮膚呈非凹陷水腫,發(fā)白或蠟樣,觸之發(fā)硬,鼻唇肥厚。多見于因甲亢甲狀腺切除過多或放療破壞太多者。
067. 單選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血象特點是
A. rbc減少比hb減少明顯
B. 粒細胞分葉多
C. mch 32pg
D. 紅細胞中央淡染區(qū)大
E. 粒細胞左移
答案: D
解析: 此題應該選D,理由是缺鐵性貧血的血象特點:Hb、RBC均減少,以Hb減少更明顯;紅細胞染色淺淡,中心淡染區(qū)擴大;網織紅細胞大多正;蛴休p度增多;白細胞計數正;蜉p度減少;血小板計數高低不一。
068. 單選6歲,女孩。出生后反復呼吸道感染,平時少活動,體檢無發(fā)紺,心前區(qū)稍隆起,胸骨左緣3、4肋間Ⅲ級粗糙全收縮期雜音、伴震顫,P2亢進。哪一項不是該病常出現的合并癥
A. 肺水腫
B. 支氣管肺炎
C. 腦血栓
D. 充血性心力衰竭
E. 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答案: C
解析: 此題應該選C,理由是并發(fā)癥是:支氣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069. 單選患兒1歲半。發(fā)熱4天,熱退后全身出現紅色斑丘疹。其診斷是
A. 風疹
B. 幼兒急疹
C. 猩紅熱
D. 麻疹
E. 水痘
答案: B
解析: 在發(fā)熱第四天出疹,與麻疹相仿,故又稱為“野痧子”(麻疹俗稱痧子),但與麻疹截然不同的是本病熱退疹出
070. 單選下列哪一項改變證實體內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開始減少
A. 血清鐵蛋白減低
B. 血清總鐵結合力增高
C.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增高
D. 血清鐵減少
E. 血象可見血紅蛋白降低
答案: C
解析: 此題應該選C,理由是紅細胞游離原卟啉(FEP)紅細胞內缺鐵時原卟啉不能完全與鐵結合成血紅素,血紅素減少又反饋性地使原卟啉合成增多,因此未被利用的原卟啉在紅細胞內堆積,使FEP值增高。
071. 單選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血象表現
A. 紅細胞數減少較血紅蛋白量降低為著
B. 血紅蛋白量降低較紅細胞數減少為著
C. 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D. 紅細胞中央淡染區(qū)擴大
E. 網織紅細胞百分比明顯增高
答案: A
解析: 此題應該選A,理由是血象:大細胞性貧血,網織紅減少。
骨髓象:增生活躍,紅系增生為主,粒紅倒置,各期幼紅細胞巨幼變。
072. 單選6個月以內嬰兒無熱性支氣管肺炎應考慮
A. 葡萄球菌肺炎
B. 合胞病毒肺炎
C. 革蘭陰性桿菌肺炎
D. 肺炎支原體肺炎
E. 衣原體肺炎
答案: E
解析: 此題應該選E,理由是6月內嬰兒無熱性支氣管肺炎考慮衣原體肺炎
073. 單選7個月女孩,以發(fā)熱,咳嗽,喘憋6天為主訴入院。入院后第二天患兒突然面色灰白,極度煩躁不安,呼吸明顯增快,60次/,聽心音低鈍,節(jié)律整。心率180次/分,呈奔馬律,雙肺聞及廣泛的水泡音,肝肋下3Cm,下肢有浮腫,血常規(guī)白細胞55×10的9次方/L,胸片雙肺見小片狀影,肺紋理增強。肺氣腫。該并發(fā)癥的急救措施,首選是
A. 2∶1等張含鈉液擴容
B. 能量合劑,丹參等營養(yǎng)心肌
C. 靜脈給予毒毛K制劑
D. 護肝,保肝
E. 降低腦水腫,營養(yǎng)腦細胞
答案: C
解析: 暫無解析
074. 單選心導管檢查,平均血氧含量右房高于上下腔靜脈的先心病是
A. 房間隔缺損
B. 室間隔缺損
C. 動脈導管未閉
D. 肺動脈狹窄
E. 法洛四聯癥
答案: A
解析: 左心房的血為動脈血,房間隔缺損時,左心房血流向右心房。故血氧含量右房高于上下腔靜脈。
075. 單選男嬰,2歲。嘔吐腹瀉1天。突然臍周陣發(fā)性腹痛,繼惡心嘔吐3~4次,大便5~6次。初蛋花湯樣后呈赤豆湯血水樣便,腥臭,無膿。T39℃(R),腹軟,稍脹,不固定壓痛,無肌緊張,未及包塊,皮疹(-)。為早期確診,哪項檢查最有價值
A. 血白細胞計數分類
B. 大便常規(guī)加隱血試驗
C. 大便培養(yǎng)加藥敏
D. 動脈血氣分析
E. 腹部X線片
答案: E
解析: 此題應該選E,理由是腹部立、臥位X線攝片呈小腸局限性充氣擴張,腸間隙增寬,腸壁積氣等。
076. 單選6歲,男孩;枷忍煊扌,消瘦、乏力、氣短、多汗。近年來發(fā)生青紫。體檢營養(yǎng)發(fā)育差,于胸骨右緣3、4肋間聞及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可觸及震顫,肺動脈第二音亢進,X線以右室大為主,此例可能的診斷
A. 房間隔缺損
B. Roger病
C. 高位室間隔缺損
D. 艾森曼格綜合征
E. 動脈導管未閉
答案: D
解析: 此題應該選D,理由是體檢時發(fā)現胸骨左緣第3~4肋間聽到響亮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第二音稍增強(即所謂Roger病)。大型缺損出現體循環(huán)供血不足的表現,如生長發(fā)育落后、呼吸急促,多汗,吃奶費勁常要間歇,消瘦、蒼白、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甚至心力衰竭。有時出現聲音嘶啞(系擴張的肺動脈壓迫喉返神經),當劇烈哭吵、咳嗽或肺炎時,可出現暫時性青紫。體檢;心前區(qū)隆起,心界增大,心尖搏動彌散,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聞及Ⅲ~Ⅴ級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傳導廣泛,雜音最響部位可觸及震顫。肺血流量大于體循環(huán)一倍以上時,在心尖區(qū)聽到舒張期雜音(系二尖瓣相對狹窄所致),肺動脈第二音亢進。缺損很大且伴有明顯肺動脈高壓者,右心室壓力亦顯著升高,此時左向右分流減少,甚至出現右向左分流,而出現青紫。形成永久性肺動脈高壓時,患兒呈現持續(xù)青紫,即稱艾森曼格綜合征。
077. 單選嬰兒體內含水量較成人相對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
A. 細胞外液
B. 血漿
C. 間質液
D. 細胞內液
E. 腦脊液
答案: C
解析: 此題應該選C,理由是在細胞外液中,主要是間質液比重,新生兒比成人高。
一、不同年齡的體液分布(占體中的百分比%)
體液分布 新生兒 1歲 2~14歲 成人
體液總量 78 70 65 60
細胞內液 35 40 40 40
細胞外液 43 30 25 20
間 質 液 38 25 20 15
血 漿 5 5 5 5
078. 單選8kg小兒,臨床表現重度酸中毒,CO2CP8mmol/L,初次為提高CO2CP達到13mmol/L需補1.4%碳酸氫鈉液是
A. 75ml
B. 100ml
C. 140ml
D. 200ml
E. 250ml
答案: C
解析: 此題應該選C,理由是
記住5%碳酸氫鈉1ML/KG(則1.4%碳酸氫鈉3.5ML/KG)可提高CO2CP1mmol/L這個公式計算就行了
079. 單選猩紅熱患兒皮疹特點,以下哪項不正確
A. 皮疹粗糙,砂紙樣
B. 常有散在糠屑樣脫皮
C. 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皮疹稀疏
D. 常在24小時內遍及全身
E. 疹間皮膚亦呈紅色
答案: C
解析: 皮疹特征
Ⅰ 發(fā)熱后24小時內開始發(fā)疹;
、 始于耳后、頸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
、.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紅腫的乳頭突出于白苔之外,稱為“草莓舌”,2~3天后白苔開始脫落,舌面光滑呈肉紅色,乳頭仍凸起,又稱為“楊梅舌”。
Ⅳ“口周蒼白圈”如顏面部僅有充血而無皮疹,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相比之下顯得 發(fā)白,稱為“口周蒼白圈”。
Ⅴ“帕氏線”(在皮膚皺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稱紫色線狀,稱為“線狀疹”或帕氏線)
080. 單選新生兒敗血癥的產前感染的途徑是
A. 孕母有菌血癥
B. 陰道細菌上行
C. 臍部感染
D. 消化道入侵
E. 粘膜破損
答案: A
解析: 產前感染途徑母血有菌血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產時感染途徑陰道細菌上行
產后感染途徑病菌多為金葡菌,常經臍部、皮膚黏膜損傷處入侵,也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