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護理教育導論試題
課程代碼:0300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學校中學習的兒童和青少年,屬教育活動基本要素中的(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內容 D.教育手段
2.根據認知發(fā)現學習理論,對知識轉化進行“核實”,即檢驗信息處理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是否均正確的過程,被稱為( )
A.新信息的獲得 B.信息的轉化
C.評價 D.保持
3.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fā)現知識,此種學習方法被稱為( )
A.合作學習 B.觀察學習
C.強化學習 D.發(fā)現學習
4.在兒童教育模式理論中,認為學習的動機是( )
A.自動的 B.內在的
C.機械的 D.外在的
5.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在講授法中學生屬于( )
A.主動性參加 B.選擇性參加
C.強迫性參加 D.協商性參加
6.講授法存在的主要缺點是,教師( )
A.不能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講到 B.備課時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C.教學過程過于程序化 D.可能會存在教學內容上的明顯偏好
7.“個人自信心的發(fā)展”屬于小組教學目的的( )
A.智力范疇 B.情感范疇
C.社會范疇 D.表達范疇
8.在小組教學中不會發(fā)生的問題是( )
A.全組成員同時發(fā)言 B.個別組員突然憤然離開
C.教師不允許學生發(fā)言 D.學生不愿參與
9.能夠增進小組教學效果的措施是( )
A.及時小結 B.以教師為核心
C.選拔學生骨干 D.小組成員在8~10人
10.“責任幅散”用于解釋小組規(guī)則中的( )
A.組的順應性 B.組內危險轉移
C.觀眾效應 D.協力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