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消費者的投資決策
對于消費者而言,投資是指為了在未來獲得可能但不確定的收益而放棄現(xiàn)在的消費,并將其轉換成資產的過程。與儲蓄決策相同,消費者投資決策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用于消費,但不同的是,投資有風險。因此,對于消費者來說,當他們進行投資決策時,必然要分析收益和風險的關系。
在這一講中,我們大概要講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消費者投資的主要類型和方式,以及各自的特點。第二,投資收益的計算,包括貨幣時間價值、賦稅等因素,第三,影響消費者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特別是投資風險,第四,投資管理的方法。
下面我們首先來看消費者投資的主要類型和方式
一般而言,消費者的當期收入可劃分為三部分:消費、儲蓄和投資,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Y代表收入,C代表消費,S代表儲蓄,I代表投資。
消費者的投資具有兩個特性:
時間性:即投入的貨幣或者說犧牲的消費是現(xiàn)在的,而可能的收益是將來的,從支出到獲得之間有一段時間差。
不確定性:即雖然現(xiàn)在支付的金額是確定的,但未來的收益卻不是確定的。
當消費者決定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他會面臨多種選擇,我們按照投資對象的不同,消費者投資主要可分為三大類:金融投資、實物投資和教育投資。
金融投資
金融投資是以金融資產為對象的投資,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投資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使用權與所有權的分離
在進行金融投資時,消費者讓渡的是貨幣資金的使用權。無論是銀行存款,還是股票、債券的買賣,轉移的只是這些資金的使用權,資金的所有權仍然歸消費者所有。而實物投資則不同,他是商品所有權和使用權同時轉移。因此,大多金融投資都是有償還期限的,消費者的收益實際上是通過讓渡使用權而獲得的。
(2)流動性強
流動性是指資產變?yōu)樨泿哦辉馐軗p失的能力。金融資產比實物資產等其他資產的流動性強。在所有資產中,銀行活期存款流動性最強,它在變現(xiàn)時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3)波動大
這是說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會對金融市場的收益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股票市場,當人們對宏觀經(jīng)濟形勢預期良好的時候,資金大量涌入,股票市場就出現(xiàn)為牛市,相反,當人們預期未來宏觀經(jīng)濟會停滯不前時,資金會大量撤出,出現(xiàn)熊市。這種波動性也導致了我們所說的投資風險。
實物投資
實物投資指以有行資產為對象的投資,包括不動產投資,貴金屬投資,珠寶古董投資等,對于消費者而言,耐用消費品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實物投資。因為有些耐用品即可作為家庭消費品,又可用于生產資料或物質成本,靠他們取得收入;有的耐用品被買入后,可以專賣或抵押,這些特點都使得耐用消費品的支出具有投資的性質,與金融資產相比,實物投資具有以下性質。
(1)流動性弱
實物投資變現(xiàn)的時間都比較長,從而降低了流動性
(2)有保值功能
一般情況下,有形資產基本上都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因而實物投資具有保值功能。
通貨膨脹指由于流通中的貨幣量超過商品交易的需要量而導致貨幣貶值、商品價格上升。金融資產是以貨幣形態(tài)存在的資產,因而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較大。而有形資產是以實物形態(tài)存在的資產,當通貨膨脹時,他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貨膨脹的影響。因此,實物投資具有保值功能。
注意:這里的保值不包括因技術,消費者偏好等因素導致的無形損失。
教育投資
與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不同,教育投資的對象是人本身,所以他具有不同于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的特點。
首先,教育投資具有投資和消費的雙重特性。
消費者進行教育投資時不光是未了增加收入,還有滿足自身發(fā)展的目的,比如通過教育投資來提高社會地位等。舉個典型的例子。許多老年人在退休后,接受教育,與其說這是一種投資,還不如說是消費,因為他目的不是為增加自己未來的生產力而進行的投資。然而,這種消費跟一般的消費又不一樣,他可以通過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來進一步加強對子女及后代的素質的影響,從而使下一代的生產力提高,這又與投資有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通常情況下,教育投資的消費性和投資性是相互伴隨的。
其次,教育投資的收益具有時間上的間接性。
一般來說,一筆教育投資在投入和取得收益之間,往往需要一個過程。比如需要接收培訓的時間(中等文化程度,12年,合格的本科生,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