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答題
28.(2013•齊齊哈爾)如圖所示,在△OAB中,點B的坐標是(0,4),點A的坐標是(3,1).
(1)畫出△OAB向下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后的△O1A1B1
(2)畫出△OAB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90°后的△OA2B2,并求出點A旋轉(zhuǎn)到A2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結(jié)果保留π)
28.解:(1)如圖所示:△O1A1B1,即為所求;
(2)如圖所示:△OA2B2,即為所求,
∵AO= ,
∴點A旋轉(zhuǎn)到A2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為: π.
29.(2013•齊齊哈爾)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相向而行,甲車出發(fā)1小時后乙車出發(fā),并以各自速度勻速行駛,兩車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駛,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之間的距離S(千米)與甲車出發(fā)時間t(小時)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其中D點表示甲車到達B地,停止行駛.
(1 )A、B兩地的距離 千米;乙車速度是 ;a表示 .
(2)乙出發(fā)多長時間后兩車相距330千米 ?
29.解:(1)t=0時,S=560,
所以,A、B兩地的距離為560千米;
甲車的速度為:(560-440)÷1=120km/h,
設(shè)乙車的速度為xkm/h,
則(120+x)×(3-1)=440,
解得x=100;
相遇后甲車到達B地的時間為:(3-1)×100÷120= 小時,
所以,a=(120+100)× = 千米;
(2)設(shè)直線BC的解析式為S=k1t+b1(k1≠0),
將B(1,440),C(3,0)代入得,
,
解得 ,
所以,S=-220t+660,
當-220t+660=330時,解得t=1.5,
所以,t-1=1.5-1=0.5;x k b1 . co m
直線CD的解析式為S=k2t+b2(k2≠0),
點D的橫坐標為 +3= ,
將C(3,0),D( , )代入得,
,
解得 ,
所以,S=220t-660,
當220t-660=330時,解得t=4.5,
所以,t-1=4.5-1=3.5,
答:乙出發(fā)多長0.5小時或3.5小時后兩車相距330千米.
30.(2013•南寧)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有A、B兩地,甲騎自行車從A地到B地;乙騎自行車從B地到A地,到達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圖是甲、乙兩人離B地的距離y(km)與行駛時x(h)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根據(jù)圖象解答以下問題:
(1)寫出A、B兩地直接的距離;
(2)求出點M的坐標,并解釋該點坐標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3)若兩人之間保持的距離不超過3km時,能夠用無線對講機保持聯(lián)系,請直接寫出甲、乙兩人能夠用無線對講機保持聯(lián)系時x的取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