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口腔助理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18年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習題:第五單元(A1)

2018年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習題:第五單元(A1) _第7頁

來源:考試網   2018-02-06   【

  2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咬肌間隙感染來源主要來自下頜智牙冠周炎及下頜磨牙的根尖周炎擴散而進入咬肌間隙;也可來源于磨牙后三角區(qū)黏膜的感染;相鄰間隙如顳下間隙感染的擴散;偶有因化膿性腮腺炎波及者。

  2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咬肌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是以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qū)腫脹、充血、壓痛,伴明顯開口受限。由于咬肌肥厚堅實,膿腫難以自行潰破,也不易觸到波動感。若炎癥在一周以下,壓痛點局限或有凹陷性水腫,經穿刺有膿液時,應行切開引流,否則由于長期膿液蓄積,易形成下頜骨升支部的邊緣性骨髓炎。

  2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咬肌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是以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qū)腫脹、充血、壓痛,伴明顯開口受限。

  2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咬肌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是以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qū)腫脹、充血、壓痛,伴明顯開口受限。由于咬肌肥厚堅實,膿腫難以自行潰破,也不易觸到波動感。若炎癥在一周以下,壓痛點局限或有凹陷性水腫,經穿刺有膿液時,應行切開引流,否則由于長期膿液蓄積,易形成下頜骨升支部的邊緣性骨髓炎。

  2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咬肌間隙一旦膿腫形成應及時引流。常用口外途徑切開引流,口外切口從下頜支后緣繞過下頜角,距下頜下緣2cm處切開,切口長3~5cm,逐層切開皮下組織、頸闊肌以及咬肌在下頜角度的部分附麗,用骨膜剝離器,由骨面推起咬肌進入膿腔,引出膿液,沖洗膿腔后填入鹽水紗條引流。

  2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新生兒頜骨骨髓炎的感染來源多為血源性,但亦可因牙齦損傷或母親患化膿性乳腺炎,哺乳時病原菌直接侵入而引起。患淚囊炎或鼻淚管炎時也可伴發(fā)上頜骨骨髓炎。

  2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兒發(fā)病突然,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加。新生兒上頜骨骨髓炎一般很少形成大塊死骨,這是因為上頜骨質松軟,骨密質較薄而又富有多數營養(yǎng)孔,化膿性炎癥容易突破骨板向外發(fā)展,但常有眶下緣或顴骨的骨質破壞,形成顆粒狀死骨從瘺管排出。由于新生兒骨質鈣化程度低及不能合作等因素,X線片在診斷死骨形成上幫助不大。

  2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新生兒頜骨骨髓炎一般指發(fā)生在出生后3個月以內的化膿性中央性頜骨骨髓炎。

  2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新生兒頜骨骨髓炎主要發(fā)生在上頜骨,下頜骨極為罕見。

  3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新生兒頜骨骨髓炎的感染來源多為血源性,新生兒頜骨骨髓炎一般指發(fā)生在出生后3個月以內的化膿性中央性頜骨骨髓炎。由于其病因、病變過程、治療原則等臨床特點均有別于一般性化膿性骨髓炎。故有必要單獨加以描述。新生兒頜骨骨髓炎主要發(fā)生在上頜骨,下頜骨極為罕見。

  3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新生兒頜骨骨髓炎的感染來源多為血源性,但亦可因牙齦損傷或母親患化膿性乳腺炎,哺乳時病原菌直接侵入而引起;紲I囊炎或鼻淚管炎時也可伴發(fā)上頜骨骨髓炎。

  3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顳間隙膿腫切開引流后,如腫脹不消、膿液不減、探得骨面粗糙,經X線片確定已發(fā)生骨髓炎時,應積極行死骨及病灶清除術,以免發(fā)生顱內感染。

  3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顳間隙感染來源:常由咬肌間隙、翼下頜間隙、顳下間隙和頰間隙感染擴散引起。耳源性感染(化膿性中耳炎、顳乳突炎)、顳部癤癰以及顳部損傷繼發(fā)感染均可波及顳間隙。

  3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顳間隙感染來源:常由咬肌間隙、翼下頜間隙、顳下間隙和頰間隙感染擴散引起。耳源性感染(化膿性中耳炎、顳乳突炎)、顳部癤癰以及顳部損傷繼發(fā)感染均可波及顳間隙。

  3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顳間隙臨床特點:取決于是單純顳間隙感染,還是伴有相鄰多間隙感染,腫脹范圍可僅限于顳部或同時有腮腺咬肌區(qū)、顳部、眶部、顴部等區(qū)域的廣泛腫脹,病變區(qū)表現有凹陷性水腫;壓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開口受限。膿腫形成后,顳淺間隙膿腫可觸及波動感,顳深間隙膿腫則需借助穿刺才能明確診斷。

  3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顳間隙位于顴弓上方的顳區(qū),借顳肌分為顳淺與顳深兩間隙:借脂肪結締組織與顳下間隙、咬肌間隙、翼下頜間隙和頰間隙相通。

  3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癰的局部治療宜用高滲鹽水或含抗生素的鹽水紗布局部持續(xù)濕敷,可促進早期癰的局限、軟化和穿破。已潰破或切開引流后,局部仍應以高滲鹽水紗布持續(xù)濕敷,可收良好的提膿效果,但已膿污的鹽水紗布應及時更換,濕敷一般應持續(xù)到膿液消失、創(chuàng)面趨于平復為止。過早停止?jié)穹,可因膿道阻塞而使病情反復加重?/P>

  3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面部癤癰是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癥,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3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口腔頜面部感染中面部癤癰最易發(fā)生全身并發(fā)癥。這是由于癤癰的病原菌毒力較強,上唇與鼻部“危險三角區(qū)”內的靜脈又常無瓣膜,顏面表情肌和唇部的生理性運動易使感染擴散等因素所致。

  4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切開引流的目的:①使膿液或腐敗壞死物迅速排出體外,以達消炎解毒的目的;②解除局部疼痛、腫脹及張力,以防發(fā)生窒息(如舌根部、口底間隙膿腫);③頜周間隙膿腫引流,以免并發(fā)邊緣性骨髓炎;預防感染向顱內和胸腔擴散或侵入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海綿竇血栓、腦膿腫、縱隔炎、敗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

1... 345678910
糾錯評論責編:zhenzi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会同县| 马尔康县| 高密市| 信宜市| 旬阳县| 定西市| 扶绥县| 阿拉善右旗| 怀宁县| 阿拉善盟| 南宫市| 遂宁市| 阳谷县| 曲沃县| 揭东县| 慈溪市| 北海市| 嘉义市| 壶关县| 杭锦后旗| 桃源县| 东兴市| 凤凰县| 江北区| 吉首市| 县级市| 宜章县| 项城市| 嵊泗县| 盐池县| 涿鹿县| 龙游县| 库伦旗| 绥阳县| 东平县| 马边| 古丈县| 图木舒克市| 綦江县| 临洮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