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清熱燥濕藥
特點(diǎn):
1.本類藥物性味多為苦寒,清熱之中,燥濕力甚強(qiáng),具有清熱燥濕之功;
2.主要適應(yīng)證為濕熱證及臟腑火熱證;
3.由于本類藥物苦寒多伐胃,且苦燥傷陰,故一般用量不宜過大,凡脾胃虛寒,陰虛津虧者應(yīng)慎用。
黃 芩《本經(jīng)》(一)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肺、胃、膽、大腸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
[應(yīng) 用]
1.濕溫痞悶:本品尤善清中上焦?jié)駸!S芩滑石湯(配白蔻仁、通草等)——甘露消毒丹
2.黃疸,瀉。罕酒房汕迥懠澳c胃濕熱!錀d子、茵陳等 ——葛根芩連湯、黃芩湯、芍藥湯
3.肺熱咳嗽: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實(shí)熱!獑斡茫缜褰鹕ⅰ渖0灼、知母、麥冬等
4.邪在少陽、寒熱往來等證:本品清少陽郁熱!〔窈鷾
5.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本品有較強(qiáng)的瀉火解毒之力!E溷y花、牛蒡子、板藍(lán)根等
6.血熱吐衄:本品清熱涼血止血。——單用黃芩炭或配生地、白茅根等
7.胎熱不安:本品有除熱安胎之效。——泰山磐石散(配伍熟地、續(xù)斷、人參等)
[用法用量]煎服,5~15g。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止血炒炭,清上焦熱多酒炒?蒈松魄宸位穑榆松魄宕竽c之火,瀉下焦?jié)駸帷?/P>
黃 連《本經(jīng)》(一)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應(yīng) 用]
1.濕熱瀉痢:本品長于清中焦?jié)駸幔瑸橹螡駸釣a痢的要藥!氵B丸、葛根芩連湯、芍藥湯
2.胃火熾盛之嘔吐、牙痛、消渴:本品善清胃火。嘔吐——配竹茹、陳皮、半夏,若肝火犯胃,嘔吐吞酸(左金丸);牙痛——清胃散;消渴(中消)——配生地、天花粉等
3.熱盛火熾、高熱煩躁:本品瀉火解毒,尤善清心經(jīng)實(shí)火。——黃連解毒湯——黃連阿膠湯
4.熱證出血:本品清熱瀉火以止血!獮a心湯
5.癰疽瘡毒,皮膚濕瘡,耳目腫痛:本品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尤善療疔毒!S連解毒湯——配枯礬、冰片等外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
黃 柏《本經(jīng)》(一)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
[應(yīng) 用]
1.濕熱帶下,足膝腫痛及熱淋:本品清熱燥濕,善清下焦及膀胱濕熱!S湯(配山藥、芡實(shí)、車前子等)——二妙散——配車前子、木通、滑石等
2.濕熱瀉痢、黃疸,亦取本品清熱燥濕之功!最^翁湯——梔子柏皮湯
3.瘡瘍腫毒,濕疹濕瘡:本品既能清熱燥濕,又能瀉火解毒!S連解毒湯(內(nèi)服);合豬膽汁或蛋清外用;——消風(fēng)散
4.陰虛發(fā)熱,盜汗遺精:本品可退虛熱降相火!氐攸S丸、大補(bǔ)陰丸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適量。清熱燥濕多生用,治陰虛火旺多鹽水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黃芩、黃連、黃柏,均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病癥及熱毒瘡癰。
但:黃芩主上焦,主治濕溫痞悶,善瀉肺火。
黃連主中焦,主治濕熱瀉痢,善清瀉心、胃之火。
黃柏主下焦,主治濕熱帶下、淋證。善清腎經(jīng)虛火。
另外:黃芩(1)涼血止血 (2)安胎。黃連苦寒濃烈,清熱解毒力強(qiáng)。
龍 膽 草《本經(jīng)》(一)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膽、膀胱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應(yīng) 用]
1.陰腫陰癢,帶下濕疹:本品清熱燥濕,尤善清下焦?jié)駸。——配黃柏、苦參、蒼術(shù)等
2.黃疸:本品可清利肝膽濕熱!錀d子、茵陳、黃柏等
3.肝膽實(shí)火之脅痛、口苦、目赤、耳聾等:本品苦寒沉降,能瀉肝膽實(shí)火!埬憺a肝湯
[用法用量]煎服,5~15g。
苦 參《本經(jīng)》(二)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應(yīng) 用]
1.濕熱瀉痢:本品具有清熱燥濕作用。——香參丸
2.黃疸,熱淋:本品既清熱燥濕,又清熱利尿,可導(dǎo)濕熱外出!錀d子、茵陳、龍膽草等——配石韋、滑石、蒲公英等
3.帶下、陰癢:本品具有清下焦?jié)駸嶙饔!潼S柏、白芷、蛇床子等
4.濕疹、疥癬:本品具有燥濕、殺蟲、止癢作用!潼S柏、枯礬等(內(nèi)服外用均可)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反藜蘆。
秦 皮《本經(jīng)》(三)
[性味歸經(jīng)]苦、澀,寒。歸大腸、肝、膽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解毒、止痢、止帶、明目。
[應(yīng) 用]
1.熱毒瀉痢,濕熱帶下:本品清熱燥濕解毒,收澀止痢。
2.目赤腫痛,目生翳膜:本品清肝瀉火,明目退翳。
白 鮮 皮《本經(jīng)》(三)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脾、胃、膀胱經(jīng)。
[功 效]清熱燥濕,祛風(fēng)解毒。
[應(yīng) 用]
1.濕熱瘡毒,濕疹疥癬:本品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祛風(fēng)止癢。
2.黃疸尿赤,濕熱痹痛:本品清熱燥濕,祛風(fēng)通痹。
考試簡介 報(bào)名條件 報(bào)名方式 報(bào)名時(shí)間 考試時(shí)間 考試科目 考試題型 合格標(biāo)準(zhǔn) 考試機(jī)構(gòu) 證書注冊(cè) 技能考試 考試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