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目五:腎功能檢查
一、腎小球功能試驗
(一)血清尿素氮(BUN)測定
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各種腎臟疾病都可以使BUN增高,而且常受腎外因素的影響
血清尿素氮升高的因素
分類 |
疾病 |
腎前性因素 |
腎血流量不足:脫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腫、腹水等。 |
腎臟疾病 |
慢性腎炎、腎動脈硬化癥、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和腎腫瘤的晚期 |
腎后性因素 |
尿路結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統(tǒng)腫瘤等 |
(二)血肌酐(Cr)測定
反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敏感性優(yōu)于血尿素氮,是評價腎功能損害程度的重要指標。
(三)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測定:
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大致等于腎小球濾過率。是測定腎小球濾過功能較為有效的方法。
臨床意義—判斷腎小球損害的敏感指標,能較早地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當Ccr降低到正常值80%以下時,大部分患者BUN、Cr仍在正常范圍。
二、腎小管功能試驗
(一)濃縮稀釋試驗
1.參考值
24小時尿量為1000~2000ml,夜尿量<750ml;尿液最高比重>1.020,最高比重與最低比重之差>0.009
2.臨床意義
①原發(fā)性腎小球疾。郝阅I小球腎炎病變累及腎髓質(zhì)時,可出現(xiàn)濃縮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尿量增多,夜尿量>750ml或24小時尿量>2500ml,尿液最高比重<1.018,最高比重與最低比重之差<0.009。
慢性腎炎晚期則出現(xiàn)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的等張尿,表明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很差。
、谀I小管病變:慢性腎盂腎炎時,因腎小管損害嚴重,患者常先有多尿、夜尿增多和尿液比重降低,晚期可發(fā)生尿比重低而固定。急性腎盂腎炎可出現(xiàn)一過性腎小管功能異常。
(二)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C02CP)測定
C02CP |
酸(堿)中毒 |
常見疾病 |
C02CP降低 |
代酸 |
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饑餓性酮中毒、休克所致的乳酸中毒;劇烈腹瀉、腸瘺等丟失大量堿性腸液 |
呼堿 |
腦炎、支氣管哮喘、癔病等 | |
C02CP增高 |
呼酸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廣泛肺纖維化等 |
代堿 |
急性胃炎、幽門梗阻、妊娠反應等 |
細目六:常用生化檢查
一、無機離子檢查
|
參考值 |
增高 |
降低 |
鉀 |
3.5~5.1 mmol/L |
①腎臟排鉀減少 如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及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等 |
①鉀鹽攝入不足 如長期低鉀飲食、禁食或厭食 |
鈉 |
136~146 mmol/L |
過多輸入含鈉鹽的溶液、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腦外傷或急性腦血管病 |
①胃腸道失鈉:如幽門梗阻、嘔吐、腹瀉,胃腸道、膽道、胰腺手術后造瘺、引流 |
鈣 |
2.25~2.75 mmol/L |
①攝入鈣過多及靜脈用鈣過量 |
①鈣攝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
氯化物 |
|
①過量補充NaCl等含氯溶液 |
①大量損失胃液時,失氯為主而失鈉很少 |
二、血糖測定
1.參考值空腹血糖
·血漿3.3~5.6mmol/L(60~100mg/L)
·血清3.9~6.1mmol/L(70~11Omg/L)
2.臨床意義
(1)生理性變化升高見于餐后1~2小時、高糖飲食、劇烈運動及情緒激動等,常為一過性
降低見于饑餓、劇烈運動等。
(2)病理性變化
1)血糖升高 糖尿病
其他內(nèi)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嗜鉻細胞瘤、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等
應激性高血糖:如顱內(nèi)高壓
2)血糖降低 如胰島細胞瘤或腺癌、胰島素注射過量等
缺乏抗胰島素的激素,如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
三、血脂測定
(一)血清總膽固醇(TC)測定
·TC增高 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高TC者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發(fā)生率較高。
甲狀腺功能減退療、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膽總管阻塞、長期高脂飲食等
·TC降低: 重癥肝臟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
(二)血清甘油三酯(TG)測定
·增高: 冠心病、動脈硬化癥、肥胖癥、阻塞性黃疸、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等
·降低: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或肝功能嚴重低下等
(三)血清脂蛋白及載脂蛋白測定
1.HDL-C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2.LDL-C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危險因素
3.載脂蛋白A1(Apo-A1)測定與冠心病發(fā)病率呈負相關.即血清Apo—A1越低,冠心病發(fā)病率越高
4.載脂蛋白B(Apo-B)測定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fā)病率呈正相關,Apo-B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