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尿的生成和排出
一、A1
1、高位截癱病人排尿障礙表現(xiàn)為
A、尿失禁
B、尿潴留
C、無尿
D、尿崩癥
E、少尿
2、測腎小球濾過率的物質是
A、肌酐
B、PAH
C、碘銳特
D、肌酸
E、菊粉
3、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飲水過多
B、腎小球濾過率增高
C、腎小管重吸收NaCl量減少
D、小管液溶質濃度過高
E、腎交感神經緊張度降低
4、關于腎臟對葡萄糖重吸收的描述,錯誤的是
A、重吸收的部位僅限于近端小管
B、經過通道的易化擴散方式進行
C、需要轉運蛋白
D、葡萄糖的重吸收與Na+的轉運密切相關
E、腎糖閾的正常值為10mmol/L
5、正常情況下,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的物質是
A、鈉離子
B、氨基酸
C、甘露醇
D、葡萄糖
E、血漿白蛋白
6、人體在交感神經興奮時,尿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下降
B、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
C、腎素分泌減少
D、醛固酮分泌減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7、下列哪項可使腎小球濾過增大
A、腎盂結石
B、腫瘤壓迫
C、口服磺胺藥后
D、低白蛋白血癥
E、患者休克
8、關于腎小球有效濾過壓錯誤的是
A、當血壓在一定范圍內變動(80~180mmHg),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不變
B、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大
C、腎小球囊內壓增大,腎小球濾過率減小
D、當血壓<40mmHg →無尿
E、當血壓<80mmHg →尿量減少
9、下列因素導致腎小球濾過減少的是
A、腎小球腎炎
B、大量輸入生理鹽水
C、休克
D、肝功能障礙
E、患者大量蛋白尿
10、在泌尿系統(tǒng)中,大部分物質的主要重吸收部位是位于
A、近曲小管
B、髓袢
C、遠曲小管
D、髓袢升支粗段
E、腎小球
11、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飲水量增多
B、腎血流量增多
C、小管液溶質濃度升高
D、醛固酮分泌減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12、關于腎糖閾的定義正確的是
A、尿中開始出現(xiàn)葡萄糖時的血糖濃度
B、腎小球開始濾過葡萄糖時的血糖濃度
C、腎小球開始吸收葡萄糖時的血糖濃度
D、腎小管吸收葡萄糖的最大能力
E、腎小球開始濾過葡萄糖的臨界尿糖濃度
13、若測得某物質的腎清除率為140ml/min,則可認為腎小管對該物質
A、能否重吸收和分泌都不能確定
B、必定能分泌,但不確定能否重吸收
C、必定能重吸收,但不能確定能否分泌
D、必定不能重吸收,也必定不能分泌
E、必定能重吸收,也必定能分泌
14、關于清除率錯誤的敘述是
A、清除率可以反映腎對不同物質的排泄能力
B、是一個比較好的腎功能測定方法
C、清除率是一個準確的數(shù)值
D、可反映每分鐘內所清除的某物質的量來自多少毫升血漿
E、兩腎在單位時間內能將一定毫升血漿中所含的某種物質完全清除,這個能完全清除的血漿毫升數(shù)就稱為該物質的清除率
15、若測得某物質的腎清除率為80ml/min,則可認為腎小管對該物質
A、能否重吸收和分泌都不能確定
B、必定能分泌,但不確定能否重吸收
C、必定能重吸收,但不能確定能否分泌
D、必定不能重吸收,也必定不能分泌
E、必定能重吸收,也必定能分泌
16、關于腎小管HCO3-重吸收的敘述,錯誤的是
A、HCO3-的重吸收優(yōu)先于Cl-的重吸收
B、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C、與NH3的分泌有關
D、HCO3-是以CO2擴散的形式重吸收
E、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幫助
17、正常情況下,腎臟近端小管對Na+和水的重吸收率
A、受醛固酮的調節(jié)
B、受腎小球濾過率的影響
C、約占濾液量的99%
D、受血管升壓素的調節(jié)
E、與葡萄糖的重吸收率平行
18、關于腎小管分泌H+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調節(jié)
B、通過質子泵和Na+-H+交換而實現(xiàn)
C、僅發(fā)生于遠端小管
D、分泌1個H+可有多個HCO3-重吸收
E、腎小管泌NH3有礙于泌H+
19、腎對葡萄糖的重吸收發(fā)生于
A、近球小管
B、髓袢
C、遠球小管
D、集合管
E、各段腎小管
20、近端小管對葡萄糖重吸收的關鍵途徑是
A、基側膜上的Na+泵
B、管腔膜上的同向轉運
C、腔膜上的逆向轉運
D、管腔膜上的電中性轉運
E、管腔膜上的生電性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