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tǒng)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9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九)

2019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九) _第5頁

來源:考試網  [ 2019年01月16日 ]  【

  二、辨析題

  1.錯誤。理由:學習活動開始和結尾效果較好,因為它們只受倒攝抑制或者前攝抑制的單重影響,所以不應處理瑣碎的事而應學習重要的新概念。

  2.正確。理由:在這樣的前提下問題解決的可能性較大。

  3.錯誤。理由:態(tài)度可以影響某些行為的出現,但二者不是一一對應關系。

  4.錯誤。理由:題于闡述的是代幣獎勵法的優(yōu)點。

  5.錯誤。理由:課堂里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著課堂氣氛。

  6.正確。理由:教給學生知識是重要的,但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更重要。

  7.錯誤。理由:題干所指是雅典的教育。

  8.錯誤。理由:20世紀以后,義務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9.錯誤。理由:杜威強調的是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淪也被稱為兒童中心論。

  10.錯誤。理由:西方古代教育以古希臘的斯巴達和雅典最為典型。

  三、簡答題

  1.(1)學校組織的溝通障礙主要有下列三種情況:主觀方面的障礙;客觀方面的障礙;溝通渠道方面的障礙。(2)克服溝通障礙的方法:可以從許多方面改善溝通的狀況,如在發(fā)送者和接受者之間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關系;使用恰當的、準確的語言文字;選擇最佳溝通媒體;注意信息的時效性;重視對信息的反饋。

  2.一名教師是否真正具備了教師職業(yè)的條件,能否履行教師的角色,根本在于教師的內在素質:(1)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指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了解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了解學科的發(fā)展脈絡;了解該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2)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師的人格特征,指教師的個性、情緒、健康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品質等。教師的優(yōu)良個性品質有:熱情慷慨、樂于助人、公平客觀等。

  3.所謂教育實驗法,就是根據教育研究課題所規(guī)定的任務,按照特定設計的條件和過程,對于研究的對象進行控制,變革研究對象以便在有利的條件下,對其進行觀察研究,取得實驗事實材料,從而得到客觀可靠的結論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實驗法的優(yōu)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控制情境。(2)排除無關的因素。(3)數量記載精確。(4)反復實驗的結果,總體上是一致的。

  運用實驗法應注意:(1)實驗前做好準備。編制學年或學期的實驗計劃,制定實驗的課時計劃。準備實驗用品,編制實驗小組。學生做好理論準備,明確實驗的目的,步驟和注意事項。(2)實驗中要具體指導。教師巡回指導學生的實驗,根據情況可進行全班或個別的指導,隨時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3)實驗后要總結。教師視全體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

  4.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獲得成功,他們最可能選擇成功概率為50%的任務,避免失敗者則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5.(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和質量。(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3)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4)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習慣。

  6.(1)判斷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應兼顧個體內部協調與對外良好適應兩個方面。(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對性。(3)心理健康既是一種狀態(tài),也是一種過程。(4)心理健康與否,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社會評價問題。

  四、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

  (1)考試焦慮問題。

  (2)楊蒙考試焦慮主要與考試失敗以及教師的批評有關系。(3)常用的訓練方法:

 、僬{整自我認識法;②自信心訓練法;③放松訓練法;④系統(tǒng)脫敏法。(注:任舉兩種方法展開回答即可)。

  2.案例反映了中國、日本和美國在基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具體分析如下:(1)中國、日本和美國教育理念存在的差異。

  從本質上來說,中國、日本和美國教育理念的根本差異是側重于創(chuàng)新還是側重于打基礎。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模式教育,學生是多學、多練、多記、多考,培養(yǎng)孩子吸收知識、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日本的教育強調創(chuàng)新和基礎相結合,日本教師不僅注重學生個體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同時注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美國則側重于強調創(chuàng)新精神,強調個人主義,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學生是多看、多想、多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2)教育方式存在的差異。

  中國的學校教育方式偏向于應試教育的方式,注重用最終的考試來評價學生,標準則是考試的結果,而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日本學校教育的方式偏重于獨立性和個性化教育,學校通過傳授的知識教授與活動興趣課程的安排,促進學生意志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美國的學校教育方式比較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多樣化,并且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教學方式上,將知識的傳授和問題的解決結合在一起,注重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國和美國的基礎教育,不能簡單地說哪個好。在教學過程中,對中國學生,應該讓他們多創(chuàng)對象進行控制,變革研究對象以便在有利的條件下,對其進行觀察研究,取得實驗事實材料,從而得到客觀可靠的結論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實驗法的優(yōu)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控制情境。(2)排除無關的因素。(3)數量記載精確。(4)反復實驗的結果,總體上是一致的。

  運用實驗法應注意:(1)實驗前做好準備。編制學年或學期的實驗計劃,制定實驗的課時計劃。準備實驗用品,編制實驗小組。學生做好理論準備,明確實驗的目的,步驟和注意事項。(2)實驗中要具體指導。教師巡回指導學生的實驗,根據情況可進行全班或個別的指導,隨時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3)實驗后要總結。教師視全體學生的實驗惰況,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

  4.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獲得成功,他們最可能選擇成功概率為50%的任務,避免失敗者則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5.(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和質量。(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3)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4)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習慣。

  6.(1)判斷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應兼顧個體內部協調與對外良好適應兩個方面。(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對性。(3)心理健康既是一種狀態(tài),也是一種過程。(4)心理健康與否,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社會評價問題。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

加入201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648031666。教師資格考試報名 ,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責編:limingjuan2018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湛江市| 长泰县| 赤壁市| 清河县| 塔河县| 临安市| 囊谦县| 沁水县| 嫩江县| 诏安县| 唐河县| 永修县| 芜湖市| 太保市| 宜兴市| 盐池县| 福安市| 科尔| 兴隆县| 民勤县| 汤原县| 浦江县| 深圳市| 工布江达县| 新平| 吉林省| 介休市| 临邑县| 桐城市| 中牟县| 贺兰县| 棋牌| 华容县| 布拖县| 阿瓦提县| 尤溪县| 沙坪坝区| 元江| 鹤庆县| 临沧市|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