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9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預習題(一)

2019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預習題(一)_第3頁

來源:考試網  [ 2018年11月27日 ]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如何加強群體的凝聚力?

  參考解析

  群體凝聚力就是群體所具有的使其成員愿意留在其中并積極活動的吸引力,是群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加強群體凝聚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3)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作用。

  (4)改進教師的領導方式。

  (5)提高群體成員對群體目標的認同。

  27簡要分析學習策略的概念。

  參考解析

  學習策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這一界定明確了學習策四個方面的特征:(1)學習策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2)學習策是有效學習所需的。(3)學習策是有關學習過程的。(4)學習策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guī)則和技能構成。

  28簡述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

  參考解析

  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是通過發(fā)揮以下作用來實現(xiàn)的。

  (1)導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成為人們教育行動的指南。它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了發(fā)展方向、預定了發(fā)展結果,而且還能對不符合教育目的的發(fā)展給予引導,使受教育者的發(fā)展與預定的方向相一致,并且也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因此,教育目的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受教育者來說都具有目標導向作用。

  (2)激勵作用。教育目的是對受教育者未來發(fā)展的期望,具有目標導向性和一定的理想性,它對教育行為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它一方面激勵教育者通過各種方式把教育目的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另一方面也激勵受教育者積極參加教育活動,為了自己的未來而不懈努力。

  (3)評價作用。教育目的不僅是教育活動應遵循的根本指導原則,而且也是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教育目的的評價功能可集中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教育評估或教育督導行為中。

  29簡述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解析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教學

  根據作業(yè)難度,控制動機

  正確引導歸因,激勵學生

  利用反饋信息,科學獎懲

責編:limingjuan2018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广灵县| 万盛区| 察雅县| 横山县| 沾化县| 嘉峪关市| 清新县| 高台县| 鹤岗市| 伽师县| 成安县| 延边| 成都市| 望江县| 柏乡县| 黄浦区| 广宗县| 延川县| 淅川县| 政和县| 西华县| 漾濞| 防城港市| 禹州市| 大邑县| 诸暨市| 永靖县| 新干县| 德昌县| 古田县| 邓州市| 玛沁县| 鞍山市| 若尔盖县| 玉林市| 荃湾区| 道孚县| 措勤县| 克东县| 福州市|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