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男性,40歲,陣發(fā)性腹痛,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4天。3年前曾作闌尾切除術。右側腹部較左側膨脹,具有明顯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腸嗚音減弱。最可能的診斷
A 麻痹性腸梗阻 B 粘連性絞窄性腸梗阻 C 粘連性腸梗阻 D 低位單純性腸梗阻 E 粘連性高位腸梗阻
答案:B
解析:患者既往有腹腔手術史,現(xiàn)有腹脹、陣發(fā)性腹痛及嘔吐,肛門未排氣,是一較典型的粘連性腸梗阻。此外,右側腹部較左側膨脹,并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所以應是粘連性絞窄性梗阻。
22、患者,男,45歲。發(fā)現(xiàn)黃疸1個月,呈進行性加重,持續(xù)性右上腹痛,消瘦明顯。應首先考慮的是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肝硬化 C 肝癌 D 膽囊炎 E 膽石癥
答案:C
解析:患者黃疸呈進行性加重,持續(xù)性右上腹痛,消瘦明顯,可考慮肝癌。膽石癥為絞痛或痙攣性痛,不消瘦。
23、一男患者,80歲,被診斷為直腸癌,近日常腹痛,排便困難,要求手術治療,則采取下列方式哪個為宜
A 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 B 經(jīng)腹腔直腸癌切除術 C 乙狀結腸造口術 D Hartman手術 E 拉下式直腸癌切除術
答案:C
解析:患者高齡,直腸癌晚期,出現(xiàn)不全腸梗阻,治療原則為姑息治療。故以行單純乙狀結腸造口術,解決排便困難為宜。因此答案C正確。
24、55歲女性,右手拇指晨起僵硬伴疼痛半年,近2周出現(xiàn)該處的腫脹及活動受限,被動活動患指可出現(xiàn)伴疼痛的彈響。臨床診斷最可能是
A 類風濕關節(jié)炎 B 關節(jié)內(nèi)游離體 C 骨關節(jié)炎 D 風濕性關節(jié)炎 E 狹窄性腱鞘炎
答案:E
解析:患者的癥狀有明顯的狹窄性腱鞘炎特征(晨起左中指發(fā)僵、疼痛,緩慢活動后可消失,屈伸中指時有彈響!常紤]為此病。
25、10歲男孩,一年來時有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難、尿流中斷,改變體位后又能繼續(xù)排尿,首先應考慮
A 急性膀胱炎 B 前列腺炎 C 尿道狹窄 D 膀胱結石 E 輸尿管結石
答案:D
解析:患者的癥狀為典型的膀胱結石的臨床表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難、尿流中斷,改變體位后又能繼續(xù)排尿)考慮膀胱結石。
26、男性,34歲,因急性闌尾炎穿孔伴局限性腹膜炎,行闌尾切除術后5天,仍有腹痛,腹脹,體溫38℃以上,大便3~5次/天,有下墜感。血WBC18×109/L。應首先考慮為
A 切口感染 B 并發(fā)腸炎或菌痢 C 并發(fā)隔下膿腫 D 盆腔膿腫 E 化膿性門靜脈炎
答案D
解析:患者的病史和癥狀體征(腹痛,腹脹,發(fā)熱,大便次數(shù)增多,下墜感)白細胞增多等支持盆腔膿腫。
27、男性,32歲,十二指腸潰瘍病史1年,口服藥物治療,因12小時前嘔吐鮮血來診,血壓為80/50mmHg,輸血1000ml后,血壓仍有波動。查體:貧血貌,劍突下壓痛,腹軟,此病人最適宜的治療方法是
A 快速補液、輸血 B 靜脈注射止血藥 C 胃鏡電凝止血 D 急診剖腹手術 E 應用血管活性藥物
答案:D
解析:患者出現(xiàn)休克癥狀和體征,疑為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現(xiàn)在血壓仍有波動,需要急性剖腹探查,解除病因。
28、男,56歲,1個月頸肩痛,并向右手放射,右手拇指痛覺減弱,肱二頭肌肌力弱。初步診斷是
A 頸椎病 B 肩周炎 C 肩袖綜合征 D 臂叢神經(jīng)炎 E 頸部勞損
答案:A
解析:患者出現(xiàn)頸肩痛,并向右手放射,以及右手拇指痛覺減弱,肱二頭肌肌力弱考慮頸椎病的可能性比較大。
29、女性,20歲,因低熱,腹痛診斷為結核性腹膜炎。近日來嘔吐,腹脹,未解大便。查體:腸嗚音亢進。最可能的并發(fā)癥是
A 腸梗阻 B 腸穿孔 C 中毒性腸麻痹 D 腸出血 E 腹腔膿腫
答案:A
解析:患者出現(xiàn)“痛、吐、脹、閉”較典型的腸梗阻癥狀,加之具有比較典型的體征-腸鳴音亢進,因此考慮為腸梗阻,也是結核性腹膜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腸穿孔一般腹痛較劇烈,而且不會出現(xiàn)腹脹。中毒性腸麻痹的腸鳴音一般是減弱或消失。腸出血一般有劇痛,并有失血征。腹腔膿腫往往是由于腸瘺而形成。
30、患者右下腹陣發(fā)性絞痛伴惡心嘔吐5天,6個月前上環(huán)時發(fā)現(xiàn)右側附件區(qū)囊性腫物4cm×5cm×5cm。檢查體溫38℃,右下腹壓痛(+),子宮正常大小,其右側觸及一8cm×6cm×6cm囊性腫物,張力較大,壓痛,活動受限,左側附件正常。WBC12×109/L,N90%,最可能的診斷是
A 卵巢囊腫蒂扭轉 B 卵巢囊腫蒂扭轉合并感染 C 腎盂積水 D 異位妊娠 E 子宮漿膜下肌瘤扭轉
答案:B
解析:患者6個月前發(fā)現(xiàn)右側附件區(qū)囊性腫物4cm×5cm×5cm,考慮卵巢囊腫,F(xiàn)右下腹陣發(fā)性絞痛伴惡心嘔吐5天,右側囊性腫物張力較大伴壓痛,活動受限,考慮卵巢囊腫蒂扭轉;颊唧w溫38'C,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考慮合并感染。因此答案B正確。
31、患兒,11個月。近一個月面色漸蒼白,該患兒出生時為生長發(fā)育正常,未患過任何疾病,母乳喂養(yǎng),其母孕期和哺乳期身體均健康,該患經(jīng)檢查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其缺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先天儲鐵不足 B 鐵攝入量不足 C 生長發(fā)育過快 D 鐵吸收障礙 E 鐵丟失過多
答案:B
解析:患兒足月順產(chǎn),生長發(fā)育正常,未患過任何疾病,11個月出現(xiàn)貧血,其母孕期身體健康,這些信息基本可排除先天儲鐵不足、生長發(fā)育過快、鐵吸收障礙和鐵丟失過多的缺鐵原因選項。余下的鐵攝入量不足可能是其缺鐵的主要原因,因為患兒為母乳喂養(yǎng),雖然其母哺乳期身體均健康,但未見任何添加輔食的信息。
32、男嬰,7個月。嘔吐、腹瀉4天,大便10~15次/天。蛋花湯樣便,尿量極少,皮膚彈性差,呈花紋狀,眼窩及前囟明顯凹陷,心音低鈍,四肢厥冷,大便鏡檢偶見白細胞,血鈉124mmol/L。該患兒的診斷為
A 中度高滲性脫水 B 中度等滲性脫水 C 重度低滲性脫水 D 重度等滲性脫水 E 中度低滲性脫水
答案:C
解析:患兒有消化道癥狀,并出現(xiàn)尿量極少,皮膚彈性差,呈花紋狀,眼窩及前囟明顯凹陷,心音低鈍,四肢厥冷等循環(huán)不良的表現(xiàn),結合血鈉124mmol/L符合重度低滲性脫水診斷,即選項C。
33、患兒,女,5歲。反復咳嗽2個月,咳嗽呈發(fā)作性,干咳痰少,夜間加劇,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口服氨茶堿能明顯減輕癥狀。應首先考慮的是
A 寒性哮喘 B 熱性哮喘 C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D 咳嗽變異性哮喘 E 急性支氣管炎
答案:D
解析:患兒以咳嗽為主證,出現(xiàn)以氨茶堿治療癥狀明顯減輕,有支氣管痙攣癥狀,首先考慮哮喘,故為咳嗽變異性哮喘。
34、5個月男嬰,生后反復患支氣管肺炎和心力衰竭,平時常有吃奶或哭鬧后口唇發(fā)紺,生長緩慢,已確診為室間隔缺損,缺損直徑為12mm。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患兒已合并有肺動脈高壓 B 1歲后再行手術治療 C 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D 患兒已失去手術機會 E 容易并發(fā)腦膿腫
答案:C
解析:患兒確診為室間隔缺損,缺損直徑為12mm。月齡5個月已反復肺炎和心衰,吃奶或哭鬧后口唇發(fā)紺,生長緩慢,是先心急診手術指征,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以免錯過時機,失去手術根治機會,因此正確選項是C。
35、女孩,2歲8個月。尚不會獨立行走,智力落后于同齡兒。體檢:表情淡漠,眼瞼輕度浮腫,鼻梁較塌,手指粗短,皮膚粗糙,心率78次/分,腹較膨隆。下述檢查哪一項對診斷有幫助
A 染色體核型分析 B 測血鈣、磷、堿性磷酸酶 C 腕部攝片測骨齡 D 尿三氯化鐵試驗 E 做智能篩查
答案:C
解析:患兒臨床有較典型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表現(xiàn)運動、智力發(fā)育落后,表情淡漠,眼瞼浮腫,鼻梁較塌,手指粗短,皮膚粗糙,腹較膨隆。習題的選項中C:腕部攝片測骨齡有助于疾病的診斷,其他A、B、D選項不是甲減癥診斷的輔助檢查。E:智能篩查的對象是疑有智力落后的患兒。故選項C是正確答案。
36、患兒,女,1歲半。發(fā)熱4天,近1天頻繁嘔吐,驚厥3次。查體:精神萎靡,前囟1cm×1cm,隆起,頸強直,布氏征(+),腦脊液外觀混濁,白細胞3000×106/L,多核80%,蛋白3000mg/L,糖1.4mmol/L(25mg/dl),最可能的診斷是
A 結核性腦膜炎 B 化膿性腦膜炎 C 病毒性腦膜炎 D 新型隱球菌腦膜炎 E 瑞氏綜合征
答案:B
解析:化膿性腦膜炎起病急,2歲以下小兒多為發(fā)熱、嘔吐、嗜睡及煩躁交替出現(xiàn),兩眼凝視或斜視,驚叫、昏迷或驚厥,頸強直,前囟緊張膨隆,并出現(xiàn)腦膜刺激征陽性。典型腦脊液改變?yōu)閴毫υ龈,外觀混濁甚至呈膿樣。白細胞總數(shù)多在1000×106/L(1000/mm3)以上,也可高達數(shù)萬,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糖減少,蛋白質顯著增加。腦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同時應做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實驗。
37、小兒,6個月。咳喘2天,體溫37.5℃,喘憋較明顯,查體:雙肺可聞及散在喘鳴音,本例最可能的病原體感染是
A 腺病毒 B 肺炎支原體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D 肺炎鏈球菌 E 巨細胞病毒
答案:C
解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嬰兒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原,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喘憋、喘鳴音,故最佳選項是C。
38、男,54歲,因外傷造成右肱骨外科頸骨折,臂不能外展,三角肌表面皮膚麻木,考慮是損傷了
A 橈神經(jīng) B 尺神經(jīng) C 腋神經(jīng) D 正中神經(jīng) E 肌皮神經(jīng)
答案:C
解析:肱骨大、小結節(jié)移行為肱骨干的交界處的部位,是骨松質和骨密質的交接處,有臂叢神經(jīng)、腋血管在內(nèi)側經(jīng)過,易合并損傷,患者臂不能外展,三角肌表面皮膚麻木,考慮是損傷了腋神經(jīng)。
39、女性,45歲,因腹痛伴惡心、嘔吐兩天就診,診斷為急性重癥胰腺炎,急診手術后出現(xiàn)進行性呼吸困難和頑固性低氧血癥,予面罩吸氧,氧流量10L/min,PaO255mmHg,其搶救應首先采用
A 人工膜肺 B 高頻通氣 C 機械通氣,應用PEEP D 機械通氣,應用反比呼吸 E 無創(chuàng)呼吸機支持通氣
答案:D
解析:根據(jù)氧合指數(shù)<300,符合ARDS診斷標準,持續(xù)呼吸衰竭面罩吸氧無法糾正時,應給予機械通氣,并增加PEEP值以減少氣道陷閉加強氧合。
40、1歲小兒,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如下:Hb80g/L,MCV98fl,MCH33pg,MCHC32%。最適宜的治療是
A 口服鐵劑 B 口服維生素C C 脾切除 D 輸血 E 肌注維生素B12
答案:E
解析:根據(jù)血常規(guī)結果患兒的貧血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診斷。因此,最適宜的治療是選項E:肌注維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