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注冊會計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注冊會計師 >> 模擬試題 >> 會計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20注冊會計師《會計》章節(jié)備考練習:所得稅_第5頁

來源:考試網  [2020年1月16日]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2012年期末賬面價值=1 500-1 500/5=1 200(萬元),大于可收回金額,因此計提減值準備=1 200-1 000=200(萬元),減值后賬面價值=1 000(萬元),計稅基礎=1 500-1 500/5=1 200(萬元),形成200萬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即2013年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期初余額為200萬元,選項A正確;2013年期末賬面價值=1 000-1 000/4=750(萬元),小于可收回金額,不計提減值,計稅基礎=1 200-1 500/5=9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期末余額為150萬元,遞延所得稅期末余額為37.5萬元,選項B錯誤;本期應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200-150)×25%=12.5(萬元),選項C正確;由于不存在非暫時性差異和稅率變動,2013年所得稅費用=5 000×25%=1 250(萬元),選項D正確。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事項(1),由于甲公司預計當年出售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因此應按照15%的稅率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40×15%=6(萬元);事項(2),由于企業(yè)擬長期持有該項股權,因此不需確認遞延所得稅;事項(3),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0×25%=5(萬元);事項(4),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40×25%=10(萬元)。因此甲公司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6+5+10=21(萬元)。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6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180萬元,計稅基礎=200萬元,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所以當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00-180=20萬元;甲公司2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210萬元,計稅基礎=200萬元,賬面價值>計稅基礎,所以當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余額=210-200=10萬元,那么當期應將上期的可抵扣暫時性轉回為0后,才能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以20×7年應轉回20萬元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同時確認10萬元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以選擇D。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

  貸:所得稅費用 5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30

  貸:其他綜合收益 30

  借:所得稅費用 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5

  借:其他綜合收益 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A,所得稅費用應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選項B,遞延所得稅資產一般應作為非流動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選項C,一般不能予以抵消,除非所涉及的企業(yè)具有以凈額結算的法定權利并且意圖以凈額結算。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C,是不能調整的,仍保持原賬面余額不變,與計稅基礎一致,不存在差異。選項D,稅法不認可減值,所以計提減值后,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6年末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90-6=84(萬元),計稅基礎=90-90/10×1=81(萬元),2006年末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84-81)×33%=0.99(萬元),所以2006年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0.99萬元;2007年末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90-6=84(萬元),計稅基礎=90-90/10×2=72(萬元),2007年末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84-72)×25%=3(萬元),則2007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3-0.99=2.01(萬元)。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中,企業(yè)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應確認為商譽。

  因會計與稅收的劃分標準不同,按照稅收法規(guī)規(guī)定作為免稅合并的情況下,計稅時不認可商譽的價值,即從稅法角度,商譽的計稅基礎為0,兩者之間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對于商譽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該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準則中規(guī)定不確認與其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原因在于:

  一是確認該部分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意味著購買方在企業(yè)合并中獲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價值量下降,企業(yè)應增加商譽的價值,商譽的賬面價值增加以后,可能很快就要計提減值準備,同時其賬面價值的增加還會進一步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稅負債和商譽價值量的變化不斷循環(huán)。

  二是商譽本身即是企業(yè)合并成本在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資產、負債之間進行分配后的剩余價值,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進一步增加其賬面價值會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知識點:遞延所得稅的確認與計量(綜合);

  2010年末:賬面價值=500-500/5=400(萬元);計稅基礎=500-500×40%=30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00×25%=25(萬元)。

  2011年末:賬面價值=500-500/5×2=300(萬元);計稅基礎=300-300×40%=18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累計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2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120×25%=3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額=30-25=5(萬元)。

  2012年末計提減值準備=(500-500/5×3)-90=110(萬元);賬面價值=90(萬元);計稅基礎=180-180×40%=108 (萬元);累計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8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8×25%=4.5(萬元);本期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2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8萬元,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額=-3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4.5(萬元);遞延所得稅收益為34.5萬元;應交所得稅=(1000+120+18)×25%=284.5(萬元),或(1000+500/5+110-180×40%)×25%=284.5(萬元);所得稅費用=284.5-34.5=250(萬元)。因此選項D不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甲公司無其他子公司,吸收合并后不需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所以吸收合并產生的商譽應在甲公司個別報表中確認,其計稅基礎為零,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但準則規(guī)定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免稅合并中,對于合并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形成的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并調整商譽或是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因此甲公司個別報表上確認的商譽金額=14 000-[12 600-(12 600-9 225)×25%]=2 243.75(萬元)。

  借:凈資產 12 600

  商譽   2 243.75

  貸:銀行存款 14 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843.75

  2、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選項A,預計負債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不產生暫時性差異;選項B,非同一控制的免稅合并,計稅基礎與歷史成本一致,而合并報表以公允價值計量,如果可辨認凈資產合并報表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則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選項C,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稅法如果要求攤銷,會計賬面價值就會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選項D,預收賬款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3、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甲公司20×2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2000-200-60+50+30)+60=2880(萬元)

  應交所得稅=2880×25%=720(萬元)

  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60×25%=15(萬元),計入所得稅費用。

  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150×25%=37.5(萬元),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因此,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費用=-15(萬元)。

  甲公司20×2年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720-15=705(萬元)。

  4、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知識點: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選項A,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者事項相關的遞延所得稅,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所以并不是所有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均計入所得稅費用。

  5、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應納稅所得額=1 000-100-(600-500)=800(萬元)

  應交所得稅=800×25%=200(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100+(600-400)+(150-100)]×25%=87.5(萬元)

  遞延所得稅費用=[100+(600-500)]×25%=50(萬元)

  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200+50=250(萬元)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600-500)=200(萬元)

  其他綜合收益=[(500-400)+(150-100)]×(1-25%)=112.5(萬元)

  事項(1)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

  事項(2)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500

  貸:固定資產400

  其他綜合收益100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1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

  事項(3)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100

  貸:銀行存款1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0

  貸:其他綜合收益50

  所得稅的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250

  其他綜合收益37.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

  遞延所得稅負債87.5

  6、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選項D,稅法不認可免稅合并產生的商譽,即商譽計稅基礎為0,商譽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則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但會計上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原因有:

  第一,若確認,分錄是:

  借:商譽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則產生新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而改變商譽賬面價值的計算結果(增加),商譽賬面價值增加后,又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從而二者無限循環(huán);

  第二,由于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導致商譽賬面價值增加,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7、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負債的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面價值-未來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選項C,稅法當期確認了收入,計入了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中,會計上在以后期間確認收入時,不用再交所得稅,可以全部在稅前扣除,未來期間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是80萬元,所以計稅基礎是0;選項D,稅法上收入確認時點與會計一樣,未來會計上確認收入時,稅法也確認收入,不能抵扣,計稅基礎=80-0=80(萬元)。

  8、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甲公司本期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150-120=3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本期發(fā)生額=0-20=-2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20×25%=30(萬元),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影響所得稅費用,因此形成遞延所得稅費用=(-20-30)-30=-80(萬元);甲公司形成的應納稅所得額=800-40-(-20/25%-120)+30/25%=1 080(萬元),甲公司確認的應交所得稅=1 080×25%=270(萬元);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270-80=190(萬元)。

  注意:事項(2)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120萬元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其確認的遞延所得稅也是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的,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并且已經包含在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余額中,因此計算遞延所得稅費用時需要剔除。

  9、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選項A,甲公司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40+50)×15%+100/25%×15%-100=-26.5(萬元);

  選項B,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40+50)×15%+100/25%×15%=73.5(萬元);

  選項C,甲公司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20×15%+10/25%×15%-10=14(萬元);

  選項D,甲公司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120×15%+10/25%×15%=24(萬元)。

  【提示】免稅合并后商譽計提的減值準備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甲公司個別報表上確認的商譽金額=14000-[12600-(12600-9225)×25%]=2243.75(萬元)

  【思路點撥】甲公司無其他子公司,吸收合并后不需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所以吸收合并產生的商譽應在甲公司個別報表中確認,其計稅基礎為零,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但準則規(guī)定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對于合并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形成的暫時性差異,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并調整商譽或是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三、計算分析題

  1、

  【正確答案】 2014年末甲公司對乙公司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為500萬元。2014年末的賬面價值為640萬元,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40萬元。(1分)

  對于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是否應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應考慮該項投資的持有意圖。

 、偃绻髽I(yè)擬長期持有該項投資,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一般不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

  ②如果投資企業(yè)改變持有意圖擬對外出售,按照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在轉讓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準予扣除。在持有意圖由長期持有轉變?yōu)閿M近期出售的情況下,因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產生的有關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1分)

  At the end of 2014, the tax base of equity of Jia Company invests Yi 5 million Yuan. At the end of 2014, its book value is 6.4 million Yuan, the taxable temporary difference is 1.4million Yuan.

  For 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which is used equity method, whether the influence of related tax which is lead by temporary differences between book value and tax base should be recognized or not, the holding inten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①If the enterpirses plan to hold this investment for the long ti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ong-term equity invetsment book value and tax base is not recognised related tax.

 、贗f the enteripirses change the intention and paln to sell the property, according to the tax provision, when the enterprise transfers or disposales the investment property, the cost of investment property is allowed to be deducted. The holding intention from the long-term holding to short-term sales, under this condition,the tax influence which is lea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ok value of long-term investment and the tax base should be recongised.

  【正確答案】 2014年甲公司針對該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確認成本費用=10×12×50×1/3×9/12=1500(萬元),稅法規(guī)定這部分并不能從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只有在實際結算時才準許扣除,故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000(4000×25%)萬元,其中375(1500×25%)對應計入所得稅費用,625(2500×25%)對應計入資本公積。(2分)

  During 2014, Jia Company recognizes the cost expenditure for the equity settle the share payment =10×12×50×1/3×9/12=1500(ten thousand Yuan), the tax provision regulates that this part cannot be deducted from the current year income tax payable, it is only allowed when the actual payment is incurred, thus it leads to the temporary differences, it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the deferred tax asset 1000(4000×25%)ten thousand Yuan. Among of them, 375(1500×25%)need to be recorded as the tax expenditure, 625(2500×25%)need to be recorded as the capital reserve.

  【正確答案】 2014年末該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1200×150%-1200×150%/5×2/12=1740(萬元)。(1分)對于自行研發(fā)形成的無形資產,由于稅法準許加計攤銷,雖然產生暫時性差異,但是由于在初始確認階段產生,既未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故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1分)

  In the year end 2014,the tax base of this intangible asset =1200×150%-1200×150%/5×2/12=1740(ten thousand Yuan),for the internal produced intangible assets, due to the tax provision allows the applied amortization, temporary difference is produced but it is produced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neither affect the accounting revenue nor the income tax payable, thus, it should not be recognized as the deferred tax.

  【正確答案】 2014年末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1000+400×25%=1100(萬元)(1分)

  2014年末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4300-3800+4000/40)×25%=150(萬元)(1分)

  At the end of 2014, the recognition deferred tax asset=1000+400×25%=1100(ten thousand Yuan)

  At the end of 2014, the recognition deferred tax liability=(4300-3800+4000/40)×25%=150(ten thousand Yuan)

  【答案解析】 2014年1月1日,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3800萬元,計稅基礎=4000-4000/40×10=300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00萬元;2014年末,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4300萬元,計稅基礎=4000-4000/40×11=2900萬元,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1400×25%=350萬元,期末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fā)生額=350-200=150萬元。

  【正確答案】 2014年應納稅所得額=3000-400×40%+1500-500×50%-1200/5×2/12×50%-(4300-3800)-4000/40-1000×6%×3/12+18+400=3873(萬元)

  故2014年應交所得稅=3873×25%=968.25(萬元)

  2014年甲公司所得稅費用=968.25-375-100+150=643.25(萬元)(1分)

  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 643.25

  遞延所得稅資產 11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50

  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968.25

  資本公積 625(1分)

  At the end of 2014, the income tax payable=3000-400×40%+1500-500×50%-1200/5×2/12×50%-(4300-3800)-4000/40-1000×6%×3/12+18+400=3873(ten thousand Yuan)

  Thus, the income tax payable at the end of 2014=3873×25%=968.25(ten thousand Yuan)

  At the end of 2014, the income tax expense of Jia Company =968.25-375-100+150=643.25(ten thousand Yuan)

  The related accounting entries:

  Dr: Income tax expense 643.25

  Dr: Deferredtax asset   1100

  Cr: Deferred tax liability    150

  Cr: Tax payable —Income tax payable 968.25

  Cr Capital reserve 625

  四、綜合題

  1、

  【正確答案】 乙公司在個別報表中

  該批存貨的賬面成本=(200-50)×5=750(萬元)

  期末可變現(xiàn)凈值=700(萬元)

  賬面價值大于可變現(xiàn)凈值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50-700=50(萬元)

  計提減值后,該批存貨的賬面價值=750-50=700(萬元)(1分)

  計稅基礎=(200-50)×5=750(萬元)(1分)

  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乙公司在個別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750-700)×25%=12.5(萬元)(1分)

  【正確答案】 企業(yè)集團并不承認集團內部的內部交易,所以對于集團來講:

  期末該存貨的賬面成本仍為交易前的金額=(200-50)×3=450(萬元),小于可變現(xiàn)凈值,不需要計提減值。(1分)

  但是稅法是承認集團的內部交易的,所以交易后該存貨的計稅基礎=(200-50)×5=750(萬元)。(1分)

  合并報表中,存貨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合并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750-450)×25%=75(萬元)(1分)

  【正確答案】 合并報表是將母子公司的個別報表簡單相加之后進行調整抵消后編制的,所以合并報表中只需要調整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75-12.5=62.5(萬元)。

  會計處理:

  借:營業(yè)收入 1 000

  貸:營業(yè)成本 700

  存貨 300(1分)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50

  貸:資產減值損失 50(1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62.5

  貸:所得稅費用   62.5(1分)

  【正確答案】 20×4年,乙公司個別報表中:

  該批存貨的賬面成本=(200-50-75)×5=375(萬元)(0.5分)

  期末可變現(xiàn)凈值=300(萬元)

  賬面成本大于可變現(xiàn)凈值,存貨跌價準備應有余額=375-300=75(萬元)

  已有余額=50-50/150×75=25(萬元),因此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5-25=50(萬元)

  計提減值后存貨賬面價值=300(萬元)(0.5分)

  該批存貨的計稅基礎=(200-50-75)×5=375(萬元)(1分)

  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375-300)×25%=18.75(萬元)(1分)

  【正確答案】 編制合并報表時,由于對期初未分配利潤的調整,調整增加了遞延所得稅資產62.5萬元,合并報表:

  該批存貨賬面成本=(200-50-75)×3=225(萬元),小于可變現(xiàn)凈值,不需要計提減值; (1分)

  計稅基礎=(200-50-75)×5=375(萬元),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分)

  所以,合并報表中應該列報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375-225)×25%=37.5(萬元)。(1分)

  【正確答案】 20×4年末,母公司在合并以后年度編制合并報表時,是將母子公司當期的個別報表簡單加總后,編制調整抵消分錄得到的,這里的調整抵消分錄既包括報告當期的,也包括報告期以前期間的。

  20×4年個別報表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2.5(萬元),期末余額=18.75(萬元),本期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8.75-12.5=6.25(萬元)

  由于合并報表中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75(萬元),期末余額=37.5(萬元),本期應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75-37.5=37.5(萬元)

  因此合并報表中應該調整減少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37.5+6.25=43.75(萬元)。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300

  貸:營業(yè)成本 300(0.5分)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5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50(0.5分)

  借:營業(yè)成本 150

  貸:存貨 150(0.5分)

  借:營業(yè)成本  25

  貸: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25(0.5分)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50

  貸:資產減值損失   5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62.5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62.5(0.5分)

  借:所得稅費用 43.7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43.75(0.5分)

1 2 3 4 5
責編:jiaojiao95

報考指南

網校課程指南

熱點資訊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马山县| 巴彦淖尔市| 桑植县| 江达县| 毕节市| 镇平县| 安化县| 肥城市| 遂平县| 公安县| 安达市| 阳城县| 康乐县| 治县。| 淮安市| 康马县| 邛崃市| 盐池县| 青冈县| 镇原县| 怀安县| 亳州市| 浮梁县| 霞浦县| 黄冈市| 莫力| 新龙县| 永泰县| 泽州县| 恭城| 安阳县| 炎陵县| 建瓯市| 屏南县| 大新县| 视频| 忻州市| 普安县| 河西区| 嵊泗县|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