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肺炎球菌肺炎引起缺氧原因主要是:
A、肺泡結(jié)構的破壞.B、支氣管被痰阻塞.C、胸痛引起呼吸運動受限.D、通氣血流灌注比例失調(diào)
E、伴有心肌炎
82. 對無并發(fā)癥的典型肺炎球菌肺炎患者,合理的治療應首選:
A、青霉素靜脈滴注加鏈霉素滴注.B、青霉素肌注.C、紅霉素靜脈滴注.D、青霉素肌注加鏈霉素肌注.E、口服四環(huán)素
83. 一患者突然起病,寒戰(zhàn)高熱咳粘稠的鐵銹色痰,典型肺實變體征,并發(fā)現(xiàn)鞏膜黃染,診斷最大可能是:
A、肺結(jié)核.B、肺膿腫.C、肺炎球菌肺炎.D、病毒性肝炎.E、肝癌
84. 肺炎球菌肺炎的致病因素最主要的是:
A、細菌對組織的侵襲力.B、細菌的內(nèi)毒素.C、細菌的外毒素.D、細菌迅速繁殖.E、細菌有殺白細胞素
85. 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療,最主要的是:
A、臥床休息,補液.B、氧氣吸入.C、祛痰止咳.D、退熱止痛.E、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86.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胸痛時,常迫使其:
A、健側(cè)臥位.B、患側(cè)臥位.C、坐位.D、半臥位.E、以上都不是
87. 肺炎球菌肺炎產(chǎn)生鐵銹色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痰內(nèi)混有大量肺泡巨噬細胞.B、痰內(nèi)有大量紅細胞.C、有纖維蛋白和紅細胞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D、紅細胞破壞后釋放出含鐵血黃素.E、和粉紅色泡沫痰相似
88. 肺炎球菌肺炎,發(fā)病已4天,典型的病理改變是:
A、肺泡充血,水腫及少量漿液性滲出,經(jīng)肺泡孔向鄰近蔓延
B、充血開始緩解,肺泡內(nèi)充滿大量的白細胞,纖維蛋白,死菌,細胞碎片.C、大量紅細胞充滿肺泡腔
D、肺泡充氣復原.E、以上都不是
89. 普通肺炎與休克型肺炎最主要的鑒別點是:
A、發(fā)熱程度.B、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程度.C、白細胞總數(shù)的多少.D、起病的緩急.E、有無末梢循環(huán)衰竭
90. 肺炎球菌肺炎發(fā)病在于:
A、未給予接種菌苗.B、由于與肺炎球菌肺炎患者接觸,造成飛沫傳播.C、接觸傳播.D、由于呼吸道防御機能受到損害或機體抵抗力驟減.E、肺炎球菌借塵埃傳播
91. 肺炎球菌治療,目前首選藥物是:
A、慶大霉毒.B、先鋒霉素.C、鏈霉素.D、青霉素.E、強力霉素
92. 對肺炎球菌肺炎,最有診斷價值的癥狀是:
A、寒戰(zhàn)、高熱.B、咳嗽.C、胸痛.D、呼吸困難.E、咳鐵銹樣痰
93. 關于肺炎球菌肺炎說法不對的是:
A、胸痛為常見癥狀之一.B、鐵銹色痰可有可無.C、可有鼻唇單純性皰疹.D、下葉肺炎可有上腹痛和肩背痛
E、所有患者的白細胞計數(shù)均應增加
94. 肺炎球菌肺炎早期具有診斷意義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肺部實變體征.B、咳嗽.C、突然寒戰(zhàn),高熱,胸痛,咳嗽.D、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多.E、氣急紫紺
95. 下葉肺炎累及膈胸膜的周圍部分,可以出現(xiàn):
A、上胸痛.B、肩背痛.C、心前區(qū)疼痛.D、下胸痛、上腹部疼痛.E、上肢痛
96. 肺炎球菌肺炎出現(xiàn)鐵銹色痰,提示病理改變已進入:
A、灰色肝樣變期.B、紅色肝樣變期.C、早期病變期.D、炎癥病變消散期的開始.E、以上都不是
97. 肺炎球菌肺炎病人,開始用青霉素3天后退熱,但2天后又發(fā)熱,血象顯示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應考慮:
A、抗生素劑量不足.B、細菌對抗生素已產(chǎn)生耐藥性.C、出現(xiàn)并發(fā)癥.D、機體反應性差
E、由于沒有配合應用退熱劑所致
98. 肺炎患者,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主要是由于病變累及:
A、胸膜頂部.B、膈胸膜的周圍部分.C、縱隔胸膜.D、膈胸膜的中心部分.E、肋胸膜
99. 肺炎病人X線胸片,如果炎性陰影內(nèi)有氣囊形成,則提示病原菌是:
A、肺炎球菌.B、肺炎支原體.C、軍團桿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E、鏈球菌
100. 哪種病原體所致的肺炎在整個病理過程中沒有肺泡壁和其它結(jié)構的損傷
A、肺炎克雷白桿菌.b黃色葡萄球菌.c放線菌D、肺炎球菌.E、厭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