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學(xué)考試 >> 自考真題 >> 文學(xué)類 >> 傳播學(xué)概論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diǎn)

全國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傳播學(xué)概論試題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3年9月18日 ] 【大 中 小】

課程代碼:00642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zhǔn)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biāo)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yīng)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在組織內(nèi)部有很多不按組織指定的“職能線路”進(jìn)行的人際交流活動,這種活動的溝通渠道是

A、正式溝通渠道                                            B、非正式溝通渠道

C、自上而下溝通渠道                                     D、自下而上溝通渠道

2、1948年,拉斯韋爾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了5W傳播模式,這篇論文是

A、《宣傳·傳播·輿論》                                B、《傳播在社會中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

C、《大眾傳播和大眾鑒賞》                             D、《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宣傳技巧》

3、亞里士多德認(rèn)為演講有三個要素,即講者、聽者和

A、場地                                                          B、時間

C、條件                                                          D、內(nèi)容

4、現(xiàn)代社會調(diào)查中最常用的收集資料的工具是

A、文獻(xiàn)                                                          B、錄音筆

C、問卷                                                          D、實地觀察

5、有學(xué)者認(rèn)為,很多傳播行為屬于工具性行為,即使是自我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這位學(xué)者是

A、皮亞杰                                                       B、霍克海姆

C、托爾曼                                                       D、斯蒂芬森

6、懷特的把關(guān)研究的缺陷是過分強(qiáng)調(diào)

A、把關(guān)人的任職資格                                     B、與把關(guān)人相聯(lián)系的社會因素

C、把關(guān)人的獨(dú)立權(quán)限                                     D、把關(guān)人所在媒體的環(huán)境因素

7、大眾傳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視的信息是

A、新聞信息                                                   B、商業(yè)信息

C、教育信息                                                   D、娛樂信息

8、麥克盧漢把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史分為三個時期,其中口頭傳播時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時期                                         B、部落文化時期

C、脫離部落文化時期                                     D、重歸部落文化時期

9、按照選擇性因素理論的觀點(diǎn),大眾傳媒發(fā)出的信息傳向受眾時遇到的第三關(guān)是受眾的

A、選擇性注意                                                B、選擇性暴露

C、選擇性記憶                                                D、選擇性理解

10、20世紀(jì)40年代至60年代是傳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提出的關(guān)于傳播效果的核心觀點(diǎn)是

A、“皮下注射論”                                           B、“培養(yǎng)理論”

C、“有限效果論”                                           D、“知溝理論”

首頁 1 2 3 4 5 尾頁
責(zé)編:may1205
合川市| 汕尾市| 西峡县| 阳山县| 寻乌县| 邢台县| 邻水| 颍上县| 顺平县| 剑河县| 唐河县| 连云港市| 太白县| 阿荣旗| 扶绥县| 乌兰察布市| 平凉市| 和顺县| 东台市| 华安县| 桂平市| 岫岩| 永德县| 六枝特区| 延安市| 班戈县| 固安县| 贵南县| 黄平县| 象州县| 尉氏县| 金坛市| 元朗区| 东乡县| 河北省| 五指山市| 天镇县| 华容县| 大足县| 平罗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