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以下不屬于施瓦布所提倡的課程審議藝術的是
A.實踐的藝術 B.準實踐的藝術
C.建構的藝術 D.折中的藝術
22.20世紀倡導社會本位綜合課程的典型課程哲學是
A.要素主義 B.永恒主義
C.改造主義 D.自然主義
23.從課程論發(fā)展史上看,第一次明確提出課程選擇問題的是
A.杜威 B.斯賓塞
C.施瓦布 D.泰勒
24.以下著作中,被認為是繼柏拉圖《理想國》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統(tǒng)的教育論著的是
A.《教育漫話》 B.《愛彌兒》
C.《大教學論》 D.《林哈德和葛篤德》
25.以下屬于“三大新教學論流派”的是
A.斯金納的“程序教學” B.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
C.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 D.布魯納的“發(fā)現教學論”
26.概念重建主義課程范式的深層價值取向是
A.技術興趣 B.實踐興趣
C.解放興趣 D.技術理性
27.提出“虛無課程”概念的教育家是
A.斯賓塞 B.艾斯納
C.朱熹 D.杜威
28.贊可夫的教學新體系實現了教學目標上的轉換,這就是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
A.全面發(fā)展 B.個性發(fā)展
C.自由發(fā)展 D.一般發(fā)展
29.教育交往的途徑很多,囊括了學校、家庭、社區(qū)的方方面面,而其主渠道是
A.家庭 B.社區(qū)
C.課堂 D.第二課堂
30.“美德即知識”命題的提出者是
A.柏拉圖 B.孔子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