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的時間是( )
A.1988年 B.1992年
C.2000年 D.2010年
2.“發(fā)展空間觀念與幾何直覺”是屬于小學數(shù)學課程目標中的( )
A.知識與技能 B.數(shù)學思考
C.解決問題 D.情感與態(tài)度
3.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中,教材的重點是( )
A.長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邊形 D.三角形
4.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認知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其中形成運算階段的年齡為( )
A.0-2歲 B.2-7歲
C.7-12歲 D.12-15歲
5.“像A.定義式 B.描述式
C.圖畫式 D.約定式
6.規(guī)—例法的學習一般屬于(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學習 D.變式學習
7.因學習而產生的種種內心體驗是屬于( )
A.學習態(tài)度 B.學習信心
C.學習情感 D.學習意志
8.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錄音是屬于( )
A.傳統(tǒng)教學手段 B.計算機教學手段
C.電化教學手段 D.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9.在“比和比例”教學過程中,主要滲透的數(shù)學思想是( )
A.集合思想 B.函數(shù)思想
C.類比思想 D.數(shù)形結合思想
10.表述物體位置關系詞語“東、南、西、北”參考標準是( )
A.地球球心 B.地球表面某一點處經線和緯線
C.觀察者 D.地球的任何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