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阿德勒療法
阿德勒,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內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人,他將以生物學為定向的本我心理學轉向以社會文化為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創(chuàng)立了個體心理學。
1、人性觀【領會】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統一,把人格當作不可分割的整體來了解。他強調人的行為具有目的,認為人的未來的方向比過去更重要,人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chuàng)造者,人的本質是社會的,來訪者是在成長中受到了挫折,需要用鼓勵來改變錯誤的自我信念。
2、主要概念【領會】
(1)虛構目的論
(2)自卑情結與追求優(yōu)越
3、主要咨詢方法【識記】
(1)咨詢目標:主要目標是發(fā)展來訪者的歸屬感,幫助來訪者采取具有社會興趣和團體感覺的行為方式。
(2)咨詢師的角色:阿德勒認為咨詢關系是一種相互的契約關系。咨詢師是來訪者的助人為樂的朋友,和來訪者是平等的、合作的、互相信賴、互相尊重的關系。來訪者從合作中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咨詢過程:①建立合作的咨詢關系;②發(fā)掘來訪者的心理動力;③鼓勵自我認識——通過解釋產生頓悟;④幫助來訪者做出新的選擇——重新定向和再教育。
(4)咨詢技術
基本技術:①復述;②反映;③猜測與假設;④解釋;⑤非言語行為;⑥即時性;⑦對質;⑧矛盾意向;⑨創(chuàng)造意象等。
特別技術:①澄清;②自我控制;③角色扮演;④揭穿老套的游戲;⑤情感開關;⑥鼓勵;⑦欲擒故縱;⑧取悅;⑨躲避問題小孩;⑩早期記憶、家庭作業(yè)等。
二、關系與經驗取向的心理咨詢理論
關系與經驗取向的心理咨詢重視人的主觀經驗世界和主觀感受到的生存狀態(tài),也被看作是一種“存在主義”傾向的咨詢,其思維方式基本上是現象學的,咨詢中尤其注重咨詢關系的作用、以及來訪者的體驗和感受,對當今各種強調經驗的咨詢模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以人為中心療法
以人為中心療法的基本體系是由羅杰斯創(chuàng)立的,它最初的名稱是非指導性治療,以區(qū)別于以診斷、解釋、分析個體過去經驗為主的治療方法,以及區(qū)別于以精神分析和以言語為指導的咨詢的方法。
1、人性觀【領會】
人是理性的,是善良和值得信任的;人的取向是成長,是健康、獨立自主、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人各有潛質,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獨特個體、有本身的尊嚴的;人有能力產生自覺,認識和主掌自己的命運;人對自己有一定的信任;人的行為,往往被自己的自我概念所影響。
2、主要概念【領會】
(1)人的主觀世界——現象場:
(2)實現趨向
(3)機體智慧
(4)自我概念
(5)價值條件
3、主要咨詢方法【識記】
(1)咨詢目標:咨詢的目的不僅在于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協助來訪者的成長,這樣他們就更能克服目前與將來要面對的問題。
(2)咨詢師的角色:以人為中心療法以咨詢師本身的個人存在方式與態(tài)度為基礎,而不是利用技術去指揮來訪者。認為咨詢中策略與技巧是次要的,咨詢師這個人是首位的。
(3)有效咨詢關系的條件:第一,來訪者自身存在并認識到自我概念上的矛盾之處;第二,來訪者與咨詢師之間存在良好的關系。除此之外,咨詢師在人格與態(tài)度上還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①真誠一致;②無條件的積極關注;③準確的共情理解:即咨詢師從情感上要設身處地地與來訪者一起對來訪者的經驗情緒產生共鳴反應。
(4)咨詢技術:反對將咨詢技巧化、結構化和程序化。以建立關系策略為主,但仍將咨詢師的真誠、尊重、溫暖、無條件積極關注以及共情的理解等素質放在首位。
(二)完形療法
完形療法又稱格式塔療法,由德國精神病學家F.皮爾斯和其妻L.皮爾斯在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建。這是一種注重心理與生理功能的統合,強調覺察和統合的體驗的咨詢理論。
1、人性觀【領會】
人性觀以存在主義哲學與現象學為基礎,認為人類有一種致力于追求思想、感覺及行為的完整與統一的趨向,健康的人就是各部分協調統一的人。社會教化使人壓抑和否認自己的需求。人只有接受自己的本然狀態(tài),才能有效應對生活中發(fā)生的問題。
2、主要概念【領會】
(1)此時此刻
(2)未完成事件
(3)逃避
(4)神經癥的層面
(5)接觸與抗拒接觸
(6)能量與能量受阻
3、主要咨詢方法【識記】
(1)咨詢目標
總目標:認識自我、環(huán)境及兩者之間的聯系,實現人格的整合和自我與環(huán)境的和諧統一。重要目標:提升來訪者的自我覺察能力。
(2)咨詢師的角色:咨詢中并不強調技術。咨詢師的主要工作是鼓勵來訪者關注自己當前的感覺能力。
(3)咨詢技術:完形療法的技術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練習技術,如空椅子技術、角色扮演、心理劇;另一類是體驗技術,常用的有:夢的工作,語言的變化,面質,家庭作業(y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