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精神分析學說的修正者中,用“擺脫自卑感的補償作用”來代替性本能的心理學家是(B)
A.榮格B.阿德勒 C.弗洛姆D.艾里克森
12. 當代用學習與行為理論來解釋行為異常方面貢獻最大的心理學家是(C)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C.斯金納D.艾森克
13. 艾里斯創(chuàng)立了理性情緒療法,他把理性情緒療法歸納為ABC理論,其中B代表(D)
A. 外來的激發(fā)性生活事件B.出現在病人身上的不良結果C.有機體的反應 D.來訪者內在的非理性的認知系統
14. 下列不屬于常用的榜樣引導法的是(C)
A.媒體教學B.參觀C.社會性獎勵 D.訪問
15. 讓學生對一個問題自由地考慮可采用的方法,這是(B)
A.兩難問題法B.腦力激蕩法C.行為強化法D.角色扮演法
16. 舒爾茲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控制自己”,他據此創(chuàng)造了(C)
A.表情調節(jié)法 B.合理宣泄法C.自主訓練法 D.呼吸調節(jié)法
17. 就小學生自我發(fā)展而言,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第一個上升時期是(A )
A.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B.小學二年級到四年級C.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 D.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
18.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內心世界逐步復雜,開始不大輕易將內心秘密表露出來,這是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之一,即(C )
A.社會性B.過渡性C.閉鎖性 D.秘密性
19. 在心理健康欠佳的中小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表現出來的(B)
A.只是心理障礙B.只是心理失調C.是心身疾病D.是神經癥
20. 精神功能受損程度已達到自知力嚴重缺失,不能應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對現實的恰當接觸,以上表現屬于(B)
A.性變態(tài)B.精神病C.神經癥D.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