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稱為( )。
A.人際關系
B.公眾關系
C.團體關系
D.人群關系
2.美國著名公關學者雷克斯•哈羅博士認為公共關系是( )。
A.一種傳播管理行為
B.一種公眾性的關系
C.一門藝術和社會科學
D.一種獨特的管理職能
3.美國學者雷克斯•哈羅博士對公共關系的定義側重于( )。
A.公共關系的傳播屬性
B.公共關系的管理職能
C.公共關系的決策咨詢功能
D.公共關系的公眾性
4.英國公關學者弗蘭克•杰夫金斯為公共關系所下的定義屬于公共關系的( )。
A.管理論
B.傳播管理論
C.咨詢論
D.傳播論
5.認為“公共關系是一個組織與其相關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的學者是( )。
A.卡特利普
B.雷克斯•哈羅
C.詹姆斯•格魯尼格
D.弗蘭克•杰夫金斯
6.對公共關系下定義時,認為公共關系是一門藝術和社會科學的是( )。
A.咨詢論
B.管理論
C.傳播管理論
D.社會關系論
7.對公共關系下定義時,強調公共關系是一種公眾性、社會性的關系或活動的是( )。
A.咨詢論
B.管理論
C.傳播管理論
D.社會關系論
8.公共關系是一個組織與其相關公眾之間的傳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種與這些公眾互相信任的關系。這是( )對公共關系下的定義。
A.哈羅
B.卡特利普
C.杰夫金斯
D.格魯尼格
9.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是( )。
A.組織機構
B.相關公眾
C.傳播溝通媒介
D.個人
10.公共關系的溝通對象是( )。
A.組織機構
B.相關公眾
C.傳播溝通媒介
D.個人
11.公共關系的過程是信息的( )交流。
A.單向
B.雙向
C.逆向
D.順向
12.公共關系的目標是( )。
A.協調組織的關系網絡
B.提高個人素質和優(yōu)化環(huán)境
C.為組織機構收集信息
D.為組織機構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13.作為組織公共關系活動的基礎,也是組織公共關系活動結果的要素是( )。
A.公共關系語言
B.公共關系觀念
C.公共關系狀態(tài)
D.公共關系輿論
14.組織機構與其相關公眾之間相互交往和共處的情形和狀況指的是( )。
A.社會輿論狀態(tài)
B.公共關系活動
C.公共關系觀念
D.社會關系狀態(tài)
15.社會公眾對組織機構的認知和評價的情形和狀況指的是( )。
A.社會輿論狀態(tài)
B.公共關系活動
C.公共關系觀念
D.社會關系狀態(tài)
16.運用傳播溝通的方法去協調組織的社會關系,影響組織的公眾輿論,塑造組織的良好形象,優(yōu)化組織的運作環(huán)境的一系列公共關系工作稱為( )。
A.公共關系狀態(tài)
B.公共關系活動
C.公共關系觀念
D.公共關系輿論
17.在公共關系中,領導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視公眾的利益,將公眾的意愿作為決策和行動的依據,這一般稱為公共關系的( )。
A.協調觀念
B.公眾觀念
C.形象觀念
D.互惠觀念
18.在公共關系中,將平等互利、追求雙贏作為處理各種關系的行為準則而形成的公關觀念,一般稱為公共關系的( )。
A.協調觀念
B.公眾觀念
C.形象觀念
D.互惠觀念
19.在公共關系中,公共關系的( )表現為對他人、對社會的一種奉獻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為給對方帶來滿意和方便,用服務去贏得好感和信譽。
A.協調觀念
B.服務觀念
C.協調觀念
D.互惠觀念
20.公共關系學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
A.信息、關系、溝通
B.關系、輿論、形象
C.組織、公眾、傳播
D.公共關系狀態(tài)、公共關系活動、公共關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