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自考 >> 模擬試題 >> 教育類 >> 小學教育心理學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自考《小學教育心理學》章節(jié)考試題:第4章

來源:華課網校  [2017年5月14日]  【

自考《小學教育心理學》章節(jié)考試題:第4章

  第四章 小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一、選擇題

  1、知識的基本單元是概念和表象。小學生的概念是和表象聯系在一起的。

  2、概念:是用某種符號來標志的具有共同的關鍵屬性(也稱標準屬性)的一類事物或其特性的觀念。概念是用符號來表達的。

  3、概念的質和量與小學生的表象的質和量有關;概念是用詞和詞組來表示的。在小學生概念的掌握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語言。

  4、概念的結構:概念名稱、概念定義、概念特征、概念實例。

  5、概念的一般屬性:可學性、可用性、明晰性、一般性、動力性。

  (1)可學性:是指概念的難易程度;

  (2)可用性:是指在小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這個概念使用的頻率;

  (3)明晰性:是指界定的關鍵屬性是否明確;

  (4)一般性:是指概念范疇概括的范圍;

  (5)動力性:是指某一個概念獲得后對其他概念獲得的促進作用。

  6、概念分類:

  (1)概念的抽象程度:初級、二級概念;(奧蘇伯爾提出)

  (2)概念的關鍵屬性結合方式:合言(皮衣)、選言(藝術家)、關系概念(高低、比值);

  (3)概念的獲得方式;具體、定義概念;

  (4)定義的嚴格程度:科學、日常概念;

  7、概念學習:是指人獲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過程,即獲得和掌握被認知事物關鍵屬性的過程。

  8、概念形成三個階段:抽象化階段、類化階段(兒童對某一概念的屬性進行抽象,并將類似的屬性加以認同)、辨別。

  9、概念形成的“假設考驗說”的提出者是布魯納。

  10、四種假設考驗策略:同時性掃描策略;繼時性掃描策略;保守性聚焦策略;博弈性聚焦策略。

  11、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發(fā)現學習;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接受學習。

  12、提出學生獲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學家是奧蘇伯爾;概念同化的過程也就是理解新的事物關鍵屬性的過程。

  13、奧蘇伯爾三種概念同化模式:類屬性同化(下位學習)、總括性同化(上位學習)、并列結合性同化(簡答P100)。

  (1)類屬性同化:原有觀念的概括和統攝水平高于新學習的概念。兩種形式:

  A、派生類屬學習(新學習的概念是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即上位概念的一個特例),如,原有概念“猛獸”,現學習了“黑熊”; 派生類屬學習也叫派生的下位學習。

  B、關系類屬學習(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概念與新學習的概念之間只有相關關系),如,已獲得“保護能源”是愛國行為,現學習保護歷史亦是。

  (2)總括性同化:新概念在概括和統攝程度上高于原有的概念。

  14、概念學習發(fā)展水平:具體水平、認同水平、分類水平(“等邊三角形”的概念學習)、規(guī)范水平學習。

首頁 1 2 3 4 尾頁
責編:zhangjing0102
晋宁县| 崇礼县| 沙田区| 庆元县| 洪湖市| 南丹县| 庐江县| 含山县| 科尔| 元谋县| 鄢陵县| 印江| 伊川县| 鄂托克前旗| 黄陵县| 乌拉特中旗| 九龙县| 台中县| 剑阁县| 岢岚县| 柏乡县| 邮箱| 繁昌县| 青阳县| 尚义县| 农安县| 玉屏| 得荣县| 珠海市| 通山县| 靖江市| 龙胜| 宜章县| 建湖县| 成武县| 赤峰市| 郓城县| 大姚县| 白玉县| 揭东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