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每題5 分,共20 分)
1、寄宿制幼兒園 2、西歐中世紀的性惡論 3、巴烏利美保育所 4、《哈比教育法》
四、簡答題(每題 7分,共 21分)
1、簡述蔡元培和惲代英的兒童公育思想及其重要意義。
2、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學前教育領域的學術批判有何教訓?
3、簡述愛倫·凱關于"兒童的世紀"的思想
五、論述題(每題 12分,共 24 分)
1、試論中國晚清時期學前教育從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向社會教育轉變的必然性。
2、分析和評價蒙臺梭利的感官教育論
學前教育史試題6參考答案
一、填空(每題 1 分,共 15 分)
1、賈誼; 2、育嬰堂; 3、英文; 4、兒童中心論; 5、行為; 6、勞動者; 7、巴比倫; 8、巴比倫; 9、個性化;
10、奧伯林; 11、東京女子師范; 12、 保育; 13、托兒所-幼兒園統(tǒng)一教學大綱; 14、幼保一體化; 15、古印度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20 分)
1、A; 2、C ;3、C; 4、C; 5、C; 6、B; 7、A; 8、D; 9、B; 10、 B; 11、B; 12、C; 13、B; 14、D;
15、A; 16、A;17、A; 18、A; 19、 B; 20、C
三、名詞解釋(每題5 分,共20 分)
1、、寄宿制幼兒園
寄宿制是幼兒園多種收托形式中的一種。在這種幼兒園中,幼兒晝 夜在園;由幼兒園全面負責幼兒的食宿、醫(yī)護、保教等,每周由家長接回 1 次或 2 次。這類幼兒園主要招收部隊、機關、工廠、學校等單位職工的子女。
2、、西歐中世紀的性惡論
在西歐中世紀,基督教會地位獨尊,并控制了精神、思想、文化,獲得了 對教育的壟斷權。(1 分) 基督教會鼓吹兒童是帶著"原罪"來到人世的, 故生來性惡, 人人必須歷盡痛苦磨難,不斷贖罪,以凈化靈魂;(2 分)為了得到未來天堂的幸 福,人人應當聽從教會的訓誡,常年敬畏上帝,實行禁欲;應當從幼年起就抑制兒 童的游戲娛樂的愿望,并嚴厲制止這類表現(xiàn)。(1 分)受這種性惡論影響,教育中 體罰盛行,且完全取消了體育。(1 分)
3、巴烏利美保育所
德國巴烏利美夫人從人道主義立場出發(fā),出于對貧窮的母親們的深刻理解 和對窮苦孩子們的健康的關心,于 1802 年建立該所。(1 分)這是德國最早的幼兒 保育和教育設施。(1 分)招收的對象是 1~4歲半的農村孩子。從初夏開始到晚秋
結束,每天保育時間很長。(1 分)該保育所為幼兒們提供干凈整潔的衣服和富有 營養(yǎng)的食物, 為幼兒們安排有規(guī)律的生活, 鼓勵進行戶外活動, 給孩子們講授知識, 進行道德教育。這些都有利于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2 分)
4、《哈比教育法》
是 1975 年法國頒布的一個法案。(1 分)規(guī)定學前教育的目標是啟發(fā)兒童 個性;消除兒童由于出身和家庭條件差異而造成的成功機會的不均等;(1 分)早 期發(fā)現(xiàn)和診治兒童智力上的缺陷及身體器官上的殘疾; 幫助兒童順利完成學前教育
向小學教育的過渡。(1 分)根據(jù)此法令,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法國學前教育 實際上發(fā)揮著四重作用,即教育、補償、診斷治療及與小學銜接的作用。(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