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1.學校心理學研究與服務的對象的年齡一般界定在( )
A. 0-18歲
B. 5-18歲
C. 6-12歲
D. 6-15歲
2.學校心理學家對多動癥兒童采取( ),提高他們的注意力
A.認知療法
B.藥物療法
C.食物療法
D.行為矯正
3.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1989年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將學習障礙歸于( )類別下
A.知覺障礙
B.運動障礙
C.后天腦外傷
D.發(fā)育障礙
4.當前最有影響的職業(yè)輔導理論是( )
A.發(fā)展理論
B.人格類型理論
C.心理動力理論
D.行為理論
5.瑞文推理能力測驗的材料是由( )組成
A.60道邏輯題
B.60張圖案
C.60道數學題
D.60道文字題
6.社會技能缺陷是一種( )缺陷
A.無情緒喚醒反應的獲得性
B.無情緒喚醒反應的操作性
C.有情緒喚醒反應的獲得性
D.有情緒喚醒反應的操作性
7.到1940年為止,美國至少有( )州通過教育管理部門給學校心理學工作者頒發(fā)資格證書
A. 1個
B. 2個
C. 5個
D. 10個
8.咨詢的時間限定一般為( )
A. 30分鐘左右
B. 1小時左右
C. 2小時左右
D. 3小時左右
9.心理咨詢的技法不能歸為下述理論領域( )
A.精神動力論
B.人本主義
C.機能主義
D.行為主義
10.根據班杜拉的觀點,觀察學習的作用有( )
A.學會新的行為方式
B.抑制或去抑制某些行為
C.促進某些行為
D.以上3種作用都有
11.學習障礙者的神經系統(tǒng)有這樣的特種( )
A.腦結構輕度異常
B.腦結構嚴重異常
C.低級中樞功能異常
D.以上3種都有
12."班級戲劇"是一種社會測量法的( )操作形式
A.同伴提名法
B.同伴行為描述法
C.同伴等級提名法
D.同伴成就評定法
13.美國心理障礙協(xié)會〔AAMD〕的心理障礙分類系統(tǒng)提供的發(fā)展標準認為,人的一生分為3個年齡階段,即:( )
A.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B.兒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C.學前期、學齡期和成人期
D.小學期、中學期和成人期
14.非結構訪談的特點是( )
A.發(fā)揮訪談者和被訪者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B.容易定量分析
C.不利于加深和拓寬對問題的研究
D.對訪談者的要求低
下一篇:自考學校心理學模擬習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