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測試
1.材料一: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shù)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材料二:3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jié)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1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請以“文明禮儀從我做起”為話題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思路解析:這是一道文字式分析說明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材料內容很多,但是仔細閱讀,很容易抓住材料的重點,即文明禮貌的重要性方面的知識點,具有較強的開放性。解答此類問題應注意兩點:第一,細讀材料,劃清層次;第二,聯(lián)系教材,找準知識點,思路清晰,具有邏輯性。
答案:是否文明禮貌,絕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yǎng),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如果把禮貌僅僅看成是個人的私事、小事,而不加注意的話,就會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影響我們的個人形象,也會影響到將來我們的發(fā)展。
2.有個同學叫鐘銳,上課忘記帶鋼筆了,他的同桌倒是有一支備用的?墒,昨天他們?yōu)榱烁栊侨钨t齊大吵了一架,互相不理睬已經(jīng)半天了,但要完成作業(yè)啊!于是,他硬著頭皮說:“對不起,打攪一下,我忘了帶鋼筆,不能做作業(yè),想借用一下你的筆。昨天,我的確有點盛氣凌人!敝v到這,他忽然覺得太低聲下氣,于是馬上補充道:“當然,鋼筆是你自己的,借不借由你自己決定,見死不救可是缺德的,你看著辦吧!”
假如你是同桌,你會借給鐘銳嗎?
思路解析:此題開放性比較強,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解答時要思維靈活,將課本知識和材料緊密結合。在待人接物中,語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態(tài)度親和會給對方一種親切感、受尊重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使我們感到溫暖、愉快,否則就會造成人際關系緊張,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答案:(1)鐘銳說話缺乏技巧。鐘銳前面的話倒是很有點自我批評的味道,可后面的話突然“峰回路轉”,回到了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上,好像在逼同桌借鋼筆。這種說話方式不會受人歡迎。(2)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主要是用語言進行的,語言要用得恰到好處,彼此不傷和氣。用語不當,會造成人際關系緊張。鐘銳想保持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用意是好的,但是他用語不當,就會引起同桌的反感。
3.節(jié)日,是傳統(tǒng)的慶祝或祭祀的日子,對禮儀的要求極高。
(1)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
春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陽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潑水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國外的重要節(jié)日有:
圣誕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復活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人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歡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恩節(jié),其禮儀習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是文明禮貌的要求,在了解這些風俗習慣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應如何做。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