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輔導 >> 文章內(nèi)容
  

2017中考語文100種意象_第4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7年4月12日 ]

  86、班馬

  送別詩多用以抒發(fā)惜別之情。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間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軍營里馬叫,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卑囫R為離群之馬,后送別詩多用以抒發(fā)惜別之情。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87、樓蘭

  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如“黃山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8、辭第

  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jīng)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焙笠杂鳛閲摇6鸥Α斗詈蛧乐谐嘉鞒峭硖魇崱罚骸稗o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

  89、人杰

  典出《史記高祖本紀》,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90、釣鰲

  傳說古渤海東面有五座大山隨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鰲頂住,山才固定不動。友伯國有一巨人舉起腳來跨出沒幾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釣去六只鰲,因此,有兩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李白《贈薛校書》:“未夸觀海作,空郁釣鰲心!

  91、三尺

  古代,劍約三尺長,故用為劍的代稱!稘h書高帝紀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庇忠蚬糯逊煽淘谌唛L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稱,也叫“三尺法”!稘h書杜周傳》:“三尺安出哉?”

  92、口碑

  典出《五燈會元》,比喻眾人的口頭稱頌。

  93、金雞

  古代流傳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雞”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94、爛柯

  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覺得餓了。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fā)現(xiàn)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95、西席

  典出《稱謂錄》,代指老師。

  96、雷同

  典出《禮記曲禮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97、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对娦⊙砒櫻恪吩唬骸傍櫻阌陲w,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痹姼鑼懯钩夹杏谒姆剑娏髅袢瑛櫻泔w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

  98、巴歌

  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典出自戰(zhàn)國楚玉《對楚王問》。如唐人李群玉《自灃浦東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員外從公虞》:“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99、白衣蒼狗

  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100、吳鉤

  泛指寶刀、利劍。出自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吳作鉤者甚眾。”而有人貪王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釁金,遂成二鉤獻于闔閭,詣宮門而求賞……乃賞百金,遂服而不離身。不平凡的來歷鑄就了一柄寶劍,成了渴求建功立業(yè)者的利器。

首頁 1 2 3 4 尾頁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guān)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wù)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博兴县| 汕尾市| 涿鹿县| 诏安县| 佳木斯市| 龙门县| 镇江市| 金坛市| 若羌县| 汨罗市| 金溪县| 柏乡县| 泸定县| 潞城市| 布拖县| 仙游县| 涞源县| 思南县| 张家口市| 东阿县| 德庆县| 泾阳县| 涞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陆丰市| 油尖旺区| 昭苏县| 平安县| 凌云县| 烟台市| 苏州市| 靖远县| 涿鹿县| 大方县| 蒙城县| 阿拉善盟| 屏东市| 永顺县| 涞水县| 洪泽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