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xùn)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輔導(dǎo) >> 文章內(nèi)容
  

2017中考語文100種意象_第3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7年4月12日 ]

  50、擊楫中流

  也作“中流擊楫”,楫,船槳。出自《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

  51、雞口牛后

  《戰(zhàn)國策·韓策》:“寧為雞口,無為牛后!北扔鲗幵冈诰置嫘〉牡胤疆敿易髦,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歲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這稱。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蘭菊花稱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簡稱。典出《新唐書韓愈傳》,比喻杰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

  55、請纓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以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56、仁人

  典出《論語衛(wèi)靈公》,喻指有博愛思想、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57、傳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學(xué)問能傳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師長精神或技藝的人。

  58、玉成

  典出《西鉻》(西晉張載),比喻為人成全好事。

  59、還珠

  古時合浦地主盛產(chǎn)珍珠,但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東漢的孟嘗到這里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長侍十韻》:“今日還珠守,何年執(zhí)戟郎?”

  60、壁還

  敬詞,典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莊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術(shù)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種學(xué)問、某項技術(shù)的專家。

  62、著作等身

  典出《宋史賈黃中傳》,敬辭,比喻著作多,堆起來等于該人的身高。

  63、青眼

  相傳三國魏的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64、心許

  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應(yīng)的意思。

  65、三味

  典出《邯鄲書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義)。

  66、洗耳

  典出《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漢蔡邕),原指厭聽世事,今比喻聆聽、恭聽。

  67、斧正

  典出《莊子徐無鬼》,指請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韓非子和氏》,比喻堅持美德(也有作懷才不遇之意)。

  69、染指

  典出《左傳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應(yīng)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熱行》(南朝宋鮑照詩),比喻說此喻彼,別有用心。

  71、掣時

  典出《呂氏春秋具備》,比喻辦事受牽制,不順利。

  72、青鳥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只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如李商隱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73、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俞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每當伯牙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典調(diào)時,鐘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蕩的江河。鐘子期死后,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后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錄。如辛棄疾《謁金門》:“流水高山弦斷絕,怒蛙聲自咽。”

  74、涂鴉

  典出《堯山堂外紀》(明蔣一葵撰),比喻書畫或文章不像樣子。

  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堯俞傳》,比喻令人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

  76、借光

  典出《戰(zhàn)國策秦策》,向別人詢問或請人給自己方便時的套話。

  77、物色

  典出《后漢書嚴光傳》,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標準去訪求人才。

  78、鴻雁

  《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單訊。如李清照:“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79、方寸

  典出《三國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

  典出《世說新語容止》,比喻代人寫文章。

  81、下榻

  典出《后漢書徐稚傳》,原指禮遇賢者,現(xiàn)一般指接待貴客,也借指住宿。

  82、潤色

  典出《論語憲問》,比喻對文稿細加修飾。

  83、春秋

  典出《詩經(jīng)魯頌》,比喻年歲、歲月或借指古代史、歷史。

  84、梨園

  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xí)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yǎng)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國此,后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85、抱柱

  相傳古代一書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書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堅守信約。李白《長干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臺!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fù)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guān)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wù)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北海市| 手机| 凭祥市| 永和县| 芮城县| 久治县| 温宿县| 凯里市| 济南市| 军事| 六枝特区| 宜良县| 茌平县| 临城县| 阳新县| 银川市| 繁峙县| 五大连池市| 潞西市| 宁安市| 兴国县| 河源市| 叙永县| 绥德县| 古浪县| 通化市| 泉州市| 卓资县| 昌平区| 渭源县| 秭归县| 常山县| 翁牛特旗| 沙湾县| 隆安县| 张家口市| 沐川县| 海淀区| 河津市| 永登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