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解·感悟(60分)
(一)、詩歌欣賞(5分)
7、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5分)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上闋雖沒有直接抒情,但“寂寞”之情已籠罩全詞,請結(jié)合上闋部分詞語來賞析。(2分)
(2)下闋中,作者怎樣抒寫“離愁”?試簡析。(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15分)
【甲】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乙】 新城游北山記
晁補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初猶騎行石齒間。旁皆大松,曲者如蓋,直者如幢,立者如人,臥者如虬。松下草間有泉,沮洳伏見;墮石井,鏘然而鳴。松間藤數(shù)十尺,蜿蜒如大蜿。其上有鳥,黑如鴝鵒,赤冠長喙,俯而啄,磔然有聲。稍西,一峰高絕,有蹊介然,僅可步。系馬石觜,相扶攜而上,篁筱仰不見日,如四五里,乃聞雞聲。有僧布袍躡履來迎,與之語,腭而顧,如麋鹿不可接。頂有屋數(shù)十間,曲折依崖壁為欄盾,如蝸鼠繚繞乃得出,門牖相值。既坐,山風(fēng)颯然而至,堂殿鈴鐸皆鳴。二三子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莫,皆宿。
于時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視星斗皆光大,如適在人上。窗間竹數(shù)十竿相磨戛,聲切切不已。竹間梅棕,森然如鬼魅離立突鬢之狀。二三子又相顧魄動,而不得寐。遲明,皆去。
既還家數(shù)日,猶恍惚若有遇,隱追憶之。后不復(fù)到,然往往想見其事也。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猿則百叫無絕/天下獨絕
B.去新城之北三十里/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未若復(fù)吾不幸之甚也
D.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二三子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10、用斜線(∕)為乙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只限兩處。對一處得一分(2分)
窗 間 竹 數(shù) 十 竿 相 磨 戛
11、甲乙兩段文字同為寫景性抒情短文,但思想感情有差異,請結(jié)合原文的語句說說兩文不同的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