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活動一:做此題前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確立作者作品時,要選取自己比較熟悉的作者及作品.
活動二:做此題不僅要明確題目要求,還要明白此題是為活動三打基礎的.設計研究步驟時應注意步驟不宜過多,并注意先后順序.
活動三:此題要求展示研究成果,可從《繁星》《春水》的內(nèi)容、語言特點、主題等方面進行匯報.注意語言文明得體,簡明扼要.
答案:
活動一:冰心《繁星》《春水》
活動二:①網(wǎng)上搜索與《繁星》《春水》有關的作品,精選研讀,并做好讀書筆記.
、诙嘟嵌确治觯c同學討論后寫出自己的收獲.
活動三:大家好!我選的書目是《繁星》《春水》.通過研讀,我認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謝謝大家!
【點評】此題考查了主題活動的實施.做此類題首先要掌握方法,掌握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此外也應多加練習,在實踐中獲得經(jīng)驗.
二、閱讀(45分)
【古詩文】 (一)
5.下列A.《觀滄!分小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體現(xiàn)了作者博大的胸懷。
B.《木蘭詩》全詩明朗剛健、質(zhì)樸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以動寫靜,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謳歌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考點】詩歌意境鑒賞;詩歌閱讀綜合.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詩歌關鍵意境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詩歌意境.
【解答】D.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詩人在這里用暮春景象進一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謳歌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故選:D.
【點評】做本題時注意詩歌各聯(lián)內(nèi)容的把握.
(二)
閱讀下面課內(nèi)和課外文言文,完成第6-12題。(15分)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2分)
①可以調(diào)素琴 tiáo ②無案牘之勞形 dú
7.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2分)
①談笑有鴻儒 大 ②有仙則名 有名,出名
8.任選下面一句翻譯。 (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我選選①翻譯: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或選②翻譯: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9.下列表述有瀑的一項是(A) (2分)
A.“可以調(diào)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為喻,將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寫得比較含蓄,這種寫法叫做“托物言志”。
C.這篇銘文的韻腳是“ing”。
D“談笑有鴻儒,往來無10.完善作者小檔案。 (2分)
姓名 |
劉禹錫 |
字 |
夢得 |
朝代 |
唐朝 |
主要經(jīng)歷 |
①他參與了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②他積極參與了“古文運動”。 |
作品 |
《陋室銘》示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注釋】①淡泊: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②淫慢:放縱,懈怠。③險躁:狹隘、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④多不接世:意思是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接世,接觸社會,對社會有益。
11.請摘錄一處你喜歡的對偶句,并簡述理由。 (3分)
對偶句:示例: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理由:示例:我認為這組對偶句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有音韻感、節(jié)奏感。所以我喜歡。
12.作者認為,做人、治學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慢、不能險躁。(用原文詞語填空) (2分)
【考點】文言文閱讀綜合;注音;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翻譯.
【分析】譯文: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龍就有靈氣了.這是簡陋的居室,只有我(住在居室里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碧 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閑談說笑的都是有學問的人,來往的沒有普通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jīng).沒有演奏的樂曲擾亂耳朵,沒 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誡子書
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yǎng)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學 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 一日日逝去,于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后悔)哪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