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閱讀 (滿分:46分)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6—9題(15分)
【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乎爾而 與之,行到之人弗受;蹴爾而與
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而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自《孟子》)
【乙】孔子謂顏回①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②乎?” 顏回對曰:“不愿仕;赜泄庵镂迨,足以給粥;郭內(nèi)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xué)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夭辉甘恕!笨鬃鱼溉蛔?nèi)荩唬骸吧圃,回之?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為而不怍!鼻鹫b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見之,是丘之得也。”
(選自《莊子》)
注釋:①顏回:孔子的學(xué)生。 ②仕:做官
6、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1)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
(3)胡不仕乎( ) (4)孔子愀然不容 ( )
7、找出與乙文“失之而不懼”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
A行道之人弗受 B輟耕之壟上
C學(xué)而時習(xí)之 D宋何罪之有
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善哉,回之意!
9、回答下列問題。(5分)
(1)甲文多處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請舉出其中一例。(3分)
(2)甲乙兩文都強調(diào)做人要有所堅守,請談?wù)剝晌姆謩e要堅守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