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b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異丙腎上腺素(isoprenaline)是人工合成品,藥用其鹽酸鹽,化學結(jié)構(gòu)是去甲腎上腺素氨基上的氫原子被異丙基所取代。是經(jīng)典的b1、b2受體激動劑。
【體內(nèi)過程】口服易在腸粘膜與硫酸結(jié)合而失效;氣霧劑吸入給藥,吸收較快;舌下含藥因其能舒張局部血管,少量可從粘膜下的舌下靜脈叢迅速吸收。吸收后主要在肝及其他組織中被COMT所代謝。異丙腎上腺素較少能被MAO代謝,也較少被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元所攝取,因此其作用維持時間較腎上腺素略長。
【藥理作用】主要激動b受體,對b1、b2受體選擇性很差。對a受體幾乎無作用。
1. 心臟 對心臟b1受體具有強大的激動作用,表現(xiàn)為正性肌力和正性縮率作用,縮短收縮期和舒張期。與腎上腺素相比,異丙腎上腺素加快心率加速傳導的作用較強,心肌耗氧量明顯增加,對竇房結(jié)有顯著作用,也能引起心率失常,但較少產(chǎn)生心率心室顫動。
2. 血管和血壓 對血管有舒張作用,主要是激動b2受體,使骨骼肌血管舒張,對腎血管和腸系膜血管舒張作用較弱,對冠狀血管也有舒張作用,也有增加組織血流量的作用。靜脈滴注每分鐘2-10mg,由于心臟興奮和外周血管舒張,使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略下降,此時冠脈血流量增加;但如靜脈注射給藥,則可引起舒張壓明顯下降,降低了冠狀血管的灌注壓,冠脈有效血流量不增加。
3. 支氣管平滑肌 可激動b2受體,舒張支氣管平滑肌,作用比腎上腺素略強,并具有抑制組胺等過敏性物質(zhì)釋放的作用。但對支氣管粘膜的血管無收縮作用,故消除粘膜水腫的作用不如腎上腺素。久用可產(chǎn)生乃手性。
4. 其他 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增加組織耗氧量。其升高血中有利脂肪酸作用與腎上腺素相似,而升高血糖作用較弱。不易透過血腦屏障,中樞興奮作用不明顯。
【臨床應用】
1. 支氣管哮喘 用于控制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
2. 房室傳導阻滯 舌下含藥或靜脈滴注給藥,治療II、III度房室傳導阻滯。
3. 心臟驟停 適用于心室自身節(jié)律緩慢,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竇房結(jié)功能衰竭而并發(fā)的心臟驟停,常與去甲腎上腺素或間羥胺合用作心室內(nèi)注射。
4. 感染性休克 適用于中心靜脈壓高、心排出量低的感染性休克,但要注意補液及心臟毒性。
【不良反應】常見的是心悸、頭暈。用藥過程中應注意控制心率。在支氣管哮喘病人,要注意劑量過大可導致心肌豪氧量增加,易引起心率失常,甚至產(chǎn)生危險的心動過速及心室顫動。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多巴酚丁胺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為人工合成品,其化學結(jié)構(gòu)和體內(nèi)過程與多巴胺相似,口服無效,僅供靜脈注射給藥。
【藥理作用】主要激動b1受體。
多巴酚丁胺是含有左旋多巴酚丁胺和右旋多巴酚丁胺的消旋體。前者激動a1受體,后者阻斷a1受體,對a受體的作用因此而抵消。兩者都激動b受體,但后者激動b受體作用是前者的10倍。消旋多巴酚丁胺的作用是兩者的綜合結(jié)果,主要表現(xiàn)為激動b1受體。
【臨床應用】靜脈滴注短期治療心臟手術(shù)后心排出量低的休克或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可增加心排出量,其改善左心室功能衰竭的作用優(yōu)于異丙腎上腺素,且較安全。短時間內(nèi)反復應用可產(chǎn)生快速耐受性。
【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可引起血壓升高、心悸、心率失常、頭痛、氣短等不良反應。由于該藥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多,亦可引起心肌梗死病人梗死面積增加,應引起重視。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禁用,因其可促進房室傳導,心房纖顫病人禁用。
b受體激動藥還包括選擇性激動b2受體的藥物,臨床上主要用于哮喘的治療。
例題:
A型題
1、有一藥物治療劑量靜脈注射后,表現(xiàn)出心率明顯加快,收縮壓上升,舒張壓下降,而總外周阻力明顯降低,該藥應是:
A 去甲腎上腺素 B 腎上腺素 C 異丙腎上腺素 D 阿拉明 E 多巴胺
2、腎上腺素作用于下列哪些受體引起心血管作用?
A α和β1-R B α和β2-R C α、β1和β2-R D β1-R E β1和β2-R
3、青霉素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應首選:
A 去甲腎上腺素 B 麻黃堿 C 異丙腎上腺素 D 腎上腺素 E 多巴胺
參考答案
1 C 2 C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