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腫瘤是涎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其中腫瘤發(fā)病率最高的唾液腺為
A.下頜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唇腺
E.腭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腫瘤是涎腺組織中最常見的疾病,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上皮性腫瘤,間葉組織來源的腫瘤較少見。最常見于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舌下腺極少見。發(fā)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為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生,但以30-50歲為多見,女性多于男性。
22、涎石病好發(fā)于
A.下頜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唇腺
E.腭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涎腺導管或腺體內形成結石并引起一系列癥狀及病理變化時,稱為涎石病,現(xiàn)為阻塞癥該疾病不多見,中年男性發(fā)病率高。頜下腺涎石最為常見,腮腺次之,導管內的涎石較腮體內的涎石為多,大多以慢性炎癥表現(xiàn)。少數(shù)病例可伴有膽道或尿路結石。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23、涎腺炎癥最多見于
A.腮腺
B.下頜下腺
C.舌下腺
D.唇腺
E.腭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腮腺是唾液腺疾病最多見的腺體,炎癥也是腮腺最多見。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4、涎石摘除術的適應證包括
A.涎石在導管內,腺體有纖維化者
B.涎石在腺體內,腺體未纖維化者
C.涎石在導管內,腺體未纖維化者
D.涎石在導管與腺體交接處
E.涎石在腺體內,進食有明顯腫脹者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涎石病的治療目的是去除結石、消除阻塞因素,盡最大可能地保留下頜下腺這一功能器官。但當腺體功能喪失或腺體功能不可能逆轉時,則應將病灶清除。腺體纖維化提示腺體功能喪失。
1.保守治療 很小的涎石可用保守治療,囑患者口含蘸有檸檬酸的棉簽或維生索C片,也可進食酸性水果或其他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有望自行排出。
2.切開取石術 適用于能捫及相當于下頜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無下頜下腺反復感染史,腺體尚未纖維化,99mTc功能測定腺體功能存在者。對于體積較大的下頜下腺導管結石,宜行導管再通術,使唾液從正常導管口排出。有利于術后下頜下腺功能的恢復。
3.腺體切除術 適用于涎石位于下頜下腺內或下頜下腺導管后部、腺門部的涎石。下頜下腺反復感染或繼發(fā)慢性硬化性下頜下腺炎、腺體萎縮,已失去攝取及分泌功能者。下頜下腺導管切開取石術后6個月,行99mTc下頜下腺功能測定,功能明顯低下者,結合臨床表現(xiàn),亦可考慮行腺體切除術。
4.其他治療方法 近些年來,一些學者根據(jù)碎石機粉碎泌尿系結石的原理,設計了適用于下頜下腺結石的碎石機,利用體外震波粉碎下頜下腺腺體及導管后部結石,將涎石裂解成直徑小于2mm,使其能自行或經刺激后隨唾液排出體外。有的采用激光碎石,也有的用纖維內窺鏡或氣囊進入下頜下腺導管取石,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待積累更多的經驗。
【該題針對“涎石病治療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25、腮腺良性肥大的改變屬于
A.炎癥性
B.非炎癥性
C.病毒感染性
D.特異性感染
E.家族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唾液腺良性肥大是一種非腫瘤、非炎癥、慢性、再發(fā)性、無痛性腫大的唾液腺疾病。
26、關于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病因的說法不包括
A.主要致病菌是鏈球菌
B.常見于腹部大手術后
C.常見于高熱或禁食的病員
D.常見于體質虛弱、長期臥床的病員
E.常見于急性傳染病或膿毒血癥的病員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肺炎雙球菌較少見。發(fā)生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基本因素是機體嚴重脫水致唾液分泌減少或停止。腮腺區(qū)的創(chuàng)傷和鄰近組織急性炎癥的擴展,也可繼發(fā)腮腺的急性炎癥。
27、哪種疾患在青春期后有自愈趨勢
A.急性化膿性腮腺炎
B.慢性復發(fā)性腮腺炎
C.流行性腮腺炎
D.舍格倫綜合征
E.腮腺良性肥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慢性復發(fā)性腮腺炎隨年齡增長,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癥狀減輕,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慢性復發(fā)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因此,治療以增強抵抗力、防止繼發(fā)感染,減少發(fā)作為原則。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8、哪項描述與混合瘤的臨床表現(xiàn)不符
A.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30~50歲多見
B.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腫塊
C.腫瘤質地硬,呈結節(jié)狀
D.腫瘤生長緩慢,可伴有明顯疼痛
E.混合瘤常發(fā)生予腮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多形性腺瘤生長緩慢,常無自覺癥狀,病史較長。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29、下列涎腺腫瘤最易侵犯神經的是
A.黏液表皮樣癌
B.腺泡細胞癌
C.腺樣囊性癌
D.腺癌
E.導管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腺樣囊性癌
(一)概述
過去曾稱“圓柱瘤”,也是最常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之一。
(二)生物學行為及病理學特點
腺樣囊性癌可以分為腺樣/管狀型及實性型,前者分化較好,后者分化較差。
腺樣囊性癌最常見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為下頜下腺,發(fā)生于舌下腺的腫瘤,多為腺樣囊性癌。
(三)臨床病理特點及其與臨床的關系
、倌[瘤易沿神經擴散。
、谀[瘤浸潤性極強。
、勰[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轉移,轉移率高,為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血液循環(huán)轉移率較高的腫瘤之一;轉移部位以肺為最多見。
、茴i淋巴結轉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選擇性頸淋巴清除術;但位于舌根部的腺樣囊性癌淋巴結轉移率較高,可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
、菽[瘤細胞沿著骨髓腔浸潤。
、迒渭兎暖煵荒苓_到根治。
、呦贅幽倚园┏龑嵭孕鸵酝猓话闵L緩慢,肺部轉移灶也進展緩慢,患者可以長期帶瘤生存。因此,即使出現(xiàn)肺轉移,如果原發(fā)灶可以得到根治,仍可考慮行原發(fā)灶的手術治療。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30、慢性復發(fā)性腮腺炎腮腺造影X線表現(xiàn)為
A.導管移位,腺體內有充盈缺損
B.造影劑外溢呈團塊狀
C.導管中斷,或圓形、卵圓形充盈缺損,其遠心端導管擴張
D.導管系統(tǒng)無異常改變或輕微擴張,末梢導管擴張呈點狀、球狀
E.只有主導管分層狀改變,沒有末梢導管擴張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慢性復發(fā)性腮腺炎:腮腺造影顯示末梢導管呈點狀、球狀擴張,排空遲緩,主導管及腺內導管無明顯異常。
【該題針對“第八單元 唾液腺疾病 ”知識點進行考核】
31、臨床上懷疑下頜下腺導管陽性結石時,首選以下哪種檢查
A.下頜曲面斷層
B.下頜下腺造影
C.下頜骨側位片
D.下頜骨后前位片
E.下頜橫斷片+頜下腺側位片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根據(jù)進食時下頜下腺腫脹及伴發(fā)疼痛的特點,導管口溢膿以及雙手觸診可捫及導管內結石等,臨床可診斷下頜下腺涎石并發(fā)下頜下腺炎。確診應作X線檢查,下頜下腺涎石投照下頜橫斷片及下頜下腺側位片,前者適用于下頜下腺導管較前部的涎石,后者適用于下頜下腺導管后部及腺體內的涎石。
鈣化程度低的涎石,即所謂陰性涎石,在X線片上難以顯示。在急性炎癥消退后,可用唾液腺造影檢查,涎石所在處表現(xiàn)為圓形、卵圓形或梭形充盈缺損。對于已確診為涎石病者,不作唾液腺造影,以免將涎石推向導管后部或腺體內。
32、確定涎腺占位性病變首選的檢查方法為
A.涎腺平片
B.涎腺造影術
C.B超
D.CT
E.磁共振成像(MRI)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B超可確定涎腺是否有占位性病變,簡捷,價廉,可重復而無損傷。
33、涎腺惡性腫瘤B超表現(xiàn)錯誤的是
A.腫瘤形態(tài)不規(guī)則
B.邊界不清楚,內部回聲均勻
C.邊界不清楚,內部回升高度不均勻
D.可見多數(shù)簇狀強回聲或靶狀回聲
E.有時可見聲影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惡性腫瘤B超呈現(xiàn)周界不清楚,內部回聲不均,呈囊實性或有光團,后壁反射減弱或無?梢姸鄶(shù)簇狀強回聲或靶狀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