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執(zhí)業(yè)藥師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中藥師 >> 模擬試題 >> 中藥學(xué)綜合知識與技能 >> 2016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題庫中藥學(xué)綜合知識與技能試題(二)

2016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題庫中藥學(xué)綜合知識與技能試題(二)_第5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6年03月01日 ]  【

  四、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正確答案。錯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01.燥邪傷人引發(fā)的主要癥狀有

  A.口鼻干燥 B.皮膚干澀

  C.毛發(fā)不榮 D.干咳少痰

  E.痰黏難咯

  101.【答案】ABCDE

  燥邪的性質(zhì)及致病特點

  1.燥性干澀,易傷津液

  燥邪最易耗傷人體的津液,造成陰津虧虛的病變,常見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甚則皸裂、毛發(fā)不榮、小便短少、大便干結(jié)等。

  2.燥易傷肺

  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所以既不耐寒溫,更不耐干燥。肺主呼吸,與外界大氣相通,外合皮毛,開竅于鼻,所以燥邪傷人,多從口鼻而入,故最易傷損肺津,影響肺的宣發(fā)與肅降功能,出現(xiàn)干咳少痰,或痰液膠黏難咯,或痰中帶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癥。

  102.火熱邪氣的致病特點有

  A.易迫津外泄 B.易迫血妄行

  C.易腐化血肉 D.易致肝風(fēng)內(nèi)動

  E.易致痰液膠黏難咯

  102.【答案】ABCD

  【解析】火熱邪氣的性質(zhì)及致病特點

  1.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

  陽主燥動而向上,火熱之性,亦升騰上炎,故屬陽邪。因此,火熱傷人,多見高熱、煩渴、汗出、脈洪數(shù)等癥。又因其主動而炎上,故火熱傷人則常見神明擾亂,表現(xiàn)為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神昏譫語等。

  2.火易傷津耗氣

  火熱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津液,使人體津液耗傷。故火熱邪氣致病,除見高熱之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飲、口舌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結(jié)等津傷陰虧征象。此外,還認(rèn)為火熱亢盛,極易損傷正氣,而使全身功能減弱。所以又有“壯火食氣”之說。“壯火”,這里指火熱邪氣。

  3.火熱易生風(fēng)動血

  火熱之邪侵襲人體,燔灼肝經(jīng),耗傷陰津,使筋失其滋養(yǎng)濡潤而致運動失調(diào),引起“肝風(fēng)內(nèi)動”,稱為“熱極生風(fēng)”。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目睛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此外,火熱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傷脈絡(luò),甚則迫血妄行而逸出脈外,而致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紫斑、婦女月經(jīng)過多及崩漏等。

  4.火熱易發(fā)腫瘍

  火熱之邪入于血分,則可聚于局部,腐蝕血肉,發(fā)為癰腫瘡瘍。其臨床表現(xiàn)以瘡瘍局部紅腫熱痛為特征。

  103.疫癘邪氣的致病特點有

  A.發(fā)病急驟 B.病情較重

  C.癥狀相似 D.傳染性強

  E.易于流行

  103.【答案】ABCDE

  【解析】疫癘邪氣的致病特點:發(fā)病急驟、病情較重;一氣一病、癥狀相似:傳染性強、易于流行。

  104.形成于血瘀的常見原因有( )

  A.氣滯 B.氣虛

  C.外傷 D.寒邪

  E.熱邪

  104.【答案】ABCDE

  【解析】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瘀滯。二是由于內(nèi)外傷,或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等原因,引起血離經(jīng)脈,積存于體內(nèi)而形成瘀血。

  105.常用的康復(fù)療法( )。

  A.藥物康復(fù)法  B.針灸康復(fù)法

  C.體育康復(fù)法  D.自然康復(fù)法

  E.氣功康復(fù)法

  105.【答案】ABCDE

  【解析】常用康復(fù)療法

  1.藥物康復(fù)和康復(fù)器械輔助療法

  2.針灸推拿氣功康復(fù)法

  3.體育娛樂康復(fù)法

  4.自然康復(fù)法

  106.未病先防的原則和方法有

  A.重視精神調(diào)養(yǎng) B.加強身體鍛煉

  C.進(jìn)行人工免疫 D.控制疾病的傳變

  E.避免病邪的侵害

  106.【答案】ABCE

  【解析】未病先防的原則和方法

  1.培養(yǎng)正氣,提高抗病能力

  (1)重視精神調(diào)養(yǎng)

  (2)加強身體鍛煉

  (3)注意生活起居

  (4)人工免疫

  2.消滅病邪,防止邪氣侵害

  (1)藥物殺滅病邪

  (2)講究衛(wèi)生

  (3)避免病邪侵害

  (4)防范各種外傷

  107.澀脈的主證有

  A.氣滯血瘀  B.血少  C.傷精

  D.痰濕   E.食積

  107.【答案】ABC

  【解析】澀脈與主病

  [脈象]往來艱澀不暢,有如輕刀刮竹。

  [主病]氣滯、血瘀、精傷、血少。

  108.滑脈所住的病癥有

  A.痰飲 B.瘀血 C.食滯 D.實熱 E.痞塊

  108.【答案】ACD

  【解析】滑脈與主病

  [脈象]“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指下有一種圓滑感。

  [主病]痰飲、食滯、實熱等。平人脈滑而沖和,是營衛(wèi)充實之象。婦人妊娠亦常見滑象,是血氣充盛而和調(diào)的表現(xiàn)。

  109.弦脈所主的病癥有( )

  A.肝膽病 B.實熱 C.痰飲 D.淤血 E.痛癥

  109.【答案】ACE

  【解析】弦脈與主病

  [脈象]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主病]肝膽病、痛證、痰飲等。弦大兼滑,陽熱為病;弦緊兼細(xì),陰寒為病;虛勞內(nèi)傷,中氣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見弦脈;若弦而細(xì)勁,如循刀刃,便是全無胃氣,病多難治。

  110.心病的常見癥狀有

  A.心煩 B.失眠 C.健忘 D.神昏譫語 E.怔忡

  110.【答案】ABCDE

  【解析】心病主證的共同特點包括心煩、失眠健忘、神昏譫語、怔忡等

  111.肝火上炎的主要癥狀有

  A.面紅目赤 B.頭痛眩暈 C.口苦尿黃

  D.耳鳴耳聾 E.吐血衄血

  111.【答案】ABCDE

  【解析】肝火上炎證臨床表現(xiàn),常見頭痛眩暈,耳聾耳鳴,面紅目赤,口苦,尿黃,甚則咳血,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一般以肝脈循行所過的頭、目、耳、脅部位見到實火熾盛癥狀作為辨證要點。

  112.心脾兩虛的主要病癥有

  A.心悸怔忡 B.失眠多夢

  C.乏力食少 D.腹脹便溏

  E.嘔吐泛酸

  112.【答案】ABCD

  【解析】心脾兩虛證臨床常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食納減少,腹脹,大便溏瀉,倦怠乏力,舌質(zhì)淡嫩,脈細(xì)弱。

  113.心肺氣虛的主要癥狀有

  A.久咳不已 B.面色咣白

  C.口唇青紫 D.氣短心悸

  E.飲食減少

  113.【答案】ABCD

  【解析】心肺兩虛證臨床常見久咳不已,氣短心悸,面色(白光)白,甚者可見口唇青紫。舌淡,脈細(xì)弱。一般以心悸咳喘與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

  114.脾胃虛寒之胃痛的主要癥狀有

  A.大便溏薄 B.胃痛隱隱 C.泛吐清水

  D.嘈雜吞酸 E.得食痛減

  114.【答案】ABCE

  【解析】脾胃虛寒

  [癥狀]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神疲乏力,甚則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劑應(yīng)用]黃芪建中湯(炙黃芪、桂枝、生姜、白芍、炙甘草、大棗、飴糖)加減。

  [中成藥選用]香砂養(yǎng)胃丸、良附丸、小建中顆粒。

  115.肝胃不和所致胃痛的主要特征有

  A.胃脘刺痛 B.食后痛減 C.胃脘脹痛

  D.痛連脅肋 E.噯氣痛減

  115.【答案】CDE

  【解析】肝胃不和

  [癥狀]胃脘脹痛,連及脅肋,噯氣后疼痛減輕,生氣時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見嘈雜吞酸。舌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劑應(yīng)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枳殼、白芍、陳皮、川芎、炙甘草)加減。

  [中成藥選用]氣滯胃痛顆粒、柴胡疏肝丸、舒肝和胃口服液、沉香舒氣丸、胃蘇顆粒。

  116.能引起大便秘結(jié)的病理變化有

  A.熱結(jié)腸胃 B.脾胃氣虛 C.津虧腸燥

  D.陽虛寒凝 E.氣滯郁結(jié)

  116.【答案】ACDE

  【解析】便秘的辨證論治包括:1.熱結(jié)腸胃2.氣滯郁結(jié)3.津虧腸燥4.陽虛寒凝

  117.蒙藥的基本理論包括

  A.藥物六味 B.藥物五元 C.藥物八性

  D.藥物化味 E.藥物功能

  117.【答案】ABCDE

  【解析】蒙藥理論包括

  1.藥味

  2.藥力

  3.藥能

  4.藥物功能

  尚有“藥物八性”、“藥物化味”及“藥物五元”等理論,指導(dǎo)著蒙藥采集、加工、炮制、配方和臨床使用。

  118.與甘草相反的藥有

  A.海藻 B.芫花 C.甘遂 D.赤芍 E.京大戟

  118.【答案】ABCE

  【解析】

  “十八反”配伍禁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芫遂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119.老年人長期泡服胖大海易致的不良反應(yīng)有

  A.清瘦 B.飲食減少 C.大便溏瀉

  D.尿赤濕痛 E.脘腹痞悶

  119.【答案】ABCE

  【解析】胖大海作為保健飲料長期泡服,易致大便溏瀉、飲食減少、脘腹痞悶、消。

  120.蜈蚣中毒的解救方法有

  A.服炭劑

  B.洗胃

  C.輸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

  D.用山梗菜堿

  E.輸腎上腺素

  120.【答案】ABCDE

  【解析】蜈蚣中毒解救

  (1)被蜈蚣咬傷后,立即用火罐拔出毒液,并迅速用3%氨水或5%~10%碳酸氫鈉液,或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冷濕敷。

  (2)內(nèi)服中毒后,用2%~3%碳酸氫鈉液洗胃,然后服用炭藥,吸附毒素。輸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并加入維生素C。

  (3)如有過敏性休克,可將氫化可的松加入液體中靜滴,并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如呼吸困難時,可選用山梗菜堿等呼吸興奮劑。

  (4)中藥治療

  ①半邊蓮、白花蛇舌草適量,搗爛外敷。

 、谟箢^、鮮桑葉、鮮扁豆葉、魚腥草或鮮蒲公英適量,搗碎,外敷傷口周圍。

 、埒P尾草120g,金銀花90g,甘草60g,加水1000ml,煎至250ml,1次灌服。每日2劑。

 、苊}搏緩慢,呼吸困難時,用人參9g(先煎),附子12g,五味子9g,甘草9g,水煎2次,合在一起,2次服完,每次間隔4小時,連續(xù)服2~4劑。

試題來源:[2016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資格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備戰(zhàn)2016年考試 全新課程起航 ,全程規(guī)劃高效提分

查看其他試題,請掃描二維碼,立即獲得本題庫手機版
 詳情咨詢

責(zé)編:duoduo

報名通關(guān)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焚題庫
在線題庫
  • 醫(yī)藥考試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外語考試
  • 學(xué)歷考試
潍坊市| 乐都县| 富裕县| 胶南市| 商洛市| 望都县| 浦县| 黎平县| 洛隆县| 云龙县| 布尔津县| 始兴县| 临邑县| 乌拉特中旗| 江北区| 泾阳县| 乌拉特前旗| 宽城| 莱芜市| 即墨市| 白山市| 新丰县| 昌宁县| 夏邑县| 嘉定区| 镇沅| 汶上县| 河南省| 高淳县| 石嘴山市| 南涧| 大英县| 新竹市| 昌邑市| 华阴市| 卫辉市| 茌平县| 谢通门县| 富裕县| 玉山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