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中學心理學 >> 模擬試題 >> 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三

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猜題卷(三)_第4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7月03日 ]  【

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猜題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教育心理學初創(chuàng)時期為20世紀20年代以前,發(fā)展時期為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時期為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時期為20世紀80年代以后。

  2.C

  【解析】影響人的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兩個大的方面:遺傳和環(huán)境。

  3.D

  【解析】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4.B

  【解析】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強調(diào)教學目的在于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5.B

  【解析】為教師的期待而學習的動機是低級的動機。

  6.B

  【解析】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是正遷移,高等數(shù)學對初等數(shù)學而言,屬于自上而下的遷移。

  7.C

  【解析】略。

  8.C

  【解析】在練習中期出現(xiàn)進步的暫時停頓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高原現(xiàn)象。

  9.D

  【解析】畫線是復述策略,是認知策略的一種。

  10.A

  【解析】根據(jù)問題的定義,選A。

  11.D

  【解析】品德是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12.B

  【解析】反復檢查是動作,所以這種行為屬于強迫行為,選B。

  13.D

  【解析】領會屬于理解。

  14.B

  【解析】問題行為是一個教育性概念,差生、后進生、優(yōu)秀生都有可能發(fā)生問題行為。故兩者概念不同。

  15.A

  【解析】略。

  16.B

  【解析】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

  17.D

  【解析】比納量表,又稱比納一西蒙量表。

  18.C

  【解析】題干為自我強化的概念。

  19.A

  【解析】認知結構、態(tài)度、年齡、智力屬個人因素。

  20.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言語在心智技能中的作用。

  二、多項選擇題

  1.ABC

  【解析】略。

  2.ADE

  【解析】鮑姆寧根據(jù)控制、成熟的要求、兒童與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養(yǎng)水平等四個指標,將父母的教養(yǎng)行為分為專制型、放縱型和民主型。

  3.ABCD

  【解析】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guī)律有強化、逃避條件作用與回避條件作用、消退、懲罰等四個。

  4.BDE

  【解析】班杜拉把強化分為三種: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5.CDE

  【解析】桑代克和賈德是早期遷移理論的主要代表。

  6.ABCD

  【解析】E選項為程序性知識。

  7.BDE

  【解析】安德森認為心智技能形成經(jīng)過了認知階段、聯(lián)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三個階段。

  8.CDE

  【解析】復述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是認知策略。

  9.BCD

  【解析】AE屬于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10.AC

  【解析】在選項BDE中,應當提供正反兩方面的材料。

  三、填空題

  1.強迫觀念2.教學環(huán)境的設置3.行為與結果4.才能、品德5.物質、社會

  6.場依存7.在知識技能的掌握或應用上存在障礙8.無條件的、自動發(fā)生的

  9.感性概括、理性概括10.知識向技能轉化的規(guī)律

  四、名詞解釋

  1.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

  2.學習: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3.問題情境:所謂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4.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jīng)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五、簡答題

  1.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內(nèi)化成心智技能,教學中必須注意:

  (1)動作的執(zhí)行應遵循由出聲的外部言語到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再到內(nèi)部言語的順序,不能顛倒。

  (2)在開始階段,操作活動應在言語水平上完全展開,即用出聲或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過程。然后,再逐漸縮減。

  (3)在這一階段也要注意變換動作對象,使活動方式得以進一步概括,以便廣泛適用于同類課題。

  (4)在進行由出聲到不出聲,由展開到壓縮的轉化過程中,也要注意活動的掌握程度,不能過早轉化,也不宜過遲,而應適時。

  2.研究表明,創(chuàng)造性與智力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其基本關系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chuàng)造性,也可能有低創(chuàng)造性;

  (3)低創(chuàng)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創(chuàng)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xiàn),是個體依據(jù)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行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是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規(guī)范的要求轉化為個體的內(nèi)在需要的復雜過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

  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進行某種活動、參與某件事情或完成某個任務的自覺行為,也就是說,指認識與行為的統(tǒng)一。

  4.根據(jù)研究者的不同觀點,可以歸納出心理健康的六條標準:

  (1)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

  (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

  (3)自我調(diào)控能力;

  (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5)人格結構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diào);

  (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5.(1)教師的認知特征與職業(yè)成就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教師表達的清晰度有顯著的相關;教師講解的含糊不清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負相關,教師思維的流暢性與他們的教學效果有顯著的相關。

  (2)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yè)成就之間的關系。有激勵作用、生動活潑,富于想象并熱心于自己學科的教師,他們的教學工作較為成功。

  (3)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影響。羅森塔爾效應認為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傳送給學生,學生會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

  (1)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系培養(yǎng)學習動機;

  (2)利用直接發(fā)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yǎng)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2)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2.【答案要點】

  青年期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其一,精神生活空間擴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學校和家庭的活動范圍,擴大到社會的各個方面。青年人開始獨立與社會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際關系中,

  社交結構也由簡單向復雜化發(fā)展,跨越了一個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離開家庭、跨入社會,同時,開始了以智力生活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們在學習和社會實踐中了解過去,觀察現(xiàn)在,預測未來,無限地擴展視野。其二,心理發(fā)展顯著,認識能力明顯提高。隨著實踐活動的明顯增加,青年的思維活動有了長足的進步,并從邏輯思維向辯證思維過渡,出現(xiàn)了特有的獨立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觀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識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對別人與社會的評價已達到一定的水平。當然還不成熟和全面,所以還會產(chǎn)生種種復雜的矛盾。

  其三,性機能成熟。性的問題,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問題。由于性機能成熟的前傾,出現(xiàn)了很多與此相聯(lián)系的一系列內(nèi)心情感體驗。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學知識,對性沖動又缺乏心理上的準備,從而產(chǎn)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恥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隨之又會產(chǎn)生對異性的向往和愛慕。這是青年期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

  其四,情感日益豐富。青年的情感發(fā)展日益豐富。他們的集體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情感、義務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發(fā)展,愛情的體驗也已出現(xiàn)。但遇事仍易激動,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現(xiàn)出情感動蕩不定。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導致不軌行為。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
汝州市| 永仁县| 宜都市| 大化| 康马县| 镇远县| 怀集县| 班玛县| 保康县| 沙田区| 新乡县| 东乡| 仪征市| 华池县| 眉山市| 宝清县| 博罗县| 磴口县| 洪江市| 西乡县| 黎城县| 涡阳县| 兴业县| 赤水市| 滕州市| 龙里县| 天气| 屯留县| 柯坪县| 万盛区| 仁布县| 吕梁市| 凭祥市| 儋州市| 深州市| 德江县| 乐平市| 石景山区| 十堰市| 长宁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