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盈余公積
B、資本公積
C、營業(yè)外收入
D、投資收益
E、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8、下列關于合營安排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合營安排分為共同經營和合營企業(yè)
B、共同控制合營安排的參與方組合是不唯一的
C、能夠集體控制一項安排的參與方組合很可能不止一個
D、合營安排未通過單獨主體達成時,該合營安排應劃分為共同經營
E、合營安排最常見的形式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企業(yè)、合作企業(yè)等
19、下列各項中,可能計入投資收益的事項有( )。
A、期末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大于可收回金額
B、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結轉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C、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方宣告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
D、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時被投資方宣告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
E、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凈收益
20、企業(yè)委托外單位加工一批產品(屬于應稅消費品,且為非金銀首飾)。企業(yè)發(fā)生的下列各項支出中,一定會增加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實際成本的有( )。
A、實耗材料成本
B、支付的加工費
C、負擔的運雜費
D、支付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E、支付的增值稅
21、由于企業(yè)內部需要而領用原材料,可能借記的會計科目有( )。
A、生產成本
B、制造費用
C、管理費用
D、其他業(yè)務成本
E、在建工程
22、下列各科目的期末余額,不應在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列示的有( )。
A、庫存商品
B、生產成本
C、工程物資
D、材料成本差異
E、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
23、下列費用應在發(fā)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而不應計入存貨成本的有( )。
A、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
B、已驗收入庫原材料發(fā)生的倉儲費用
C、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tài)的其他支出
D、企業(yè)提供勞務所發(fā)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
E、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24、企業(yè)采用實際成本法核算原材料,可能涉及的處理有( )。
A、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B、借:在途物資
貸:銀行存款
C、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
D、借:材料采購
貸:應付賬款
E、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5、下列各項關于存貨確認和計量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為制造B產品而發(fā)生的制造費用計入B產品的生產成本
B、領用的無可替代的原材料成本按照個別計價法確定
C、發(fā)生的其他材料非正常損耗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
D、來料加工業(yè)務所領用本公司原材料的成本計入加工成本
E、非正常損耗的直接材料計入存貨成本
26、下列屬于存貨期末清查與盤存中的存貨數(shù)量的確定方法的有( )。
A、可變現(xiàn)凈值
B、定期盤存制
C、個別計價法
D、賬面盤存制
E、加權平均法
27、下列各項中,應將存貨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的有( )。
A、已經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B、生產不需要,且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C、市價下跌的存貨
D、已經霉爛變質的存貨
E、已經對外銷售的存貨
28、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中的有( )。
A、用于生產非應稅消費品的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時支付的消費稅
B、小規(guī)模納稅企業(yè)委托加工物資收回時所支付的增值稅
C、發(fā)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資在運輸途中發(fā)生的合理損耗
D、屬于一般納稅人性質的商品流通企業(yè)外購商品時所支付的保險費
E、采購人員發(fā)生的差旅費
29、現(xiàn)金清查的處理中可能用到的科目有( )
A、待處理財產損溢
B、管理費用
C、其他應付款
D、營業(yè)外收入
E、銷售費用
30、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的客觀證據,包括( )。
A、發(fā)行方或債務人發(fā)生嚴重財務困難
B、債務人違反了合同條款,如償付利息或本金發(fā)生違約或逾期等
C、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fā)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
D、債務方信用等級下降
E、因發(fā)行方發(fā)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xù)交易
31、下列各項屬于其他貨幣資金內容的有( )。
A、委托貸款
B、銀行本票存款
C、銀行匯票存款
D、預付賬款
E、存出投資款
32、下列關于可供出售權益工具的減值,表述正確的有( )。
A、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的金額可以按照期末公允價值減去初始成本進行計算
B、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后只能在原計提減值金額范圍內轉回
C、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的金額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D、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轉回時不影響損益
E、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減值恢復時應調減資產減值損失
33、下列關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正確的有( )。
A、交易費用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B、處置凈損益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