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男性,40歲。有胃痛史多年,并向腰背部放射疼痛,經(jīng)內(nèi)科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經(jīng)胃鏡檢查診斷為胃角后壁潰瘍,向胰腺穿透,病理檢查排除癌腫,首先手術(shù)方式為
A、選擇性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shù)
B、畢Ⅰ式胃大部切除術(shù)
C、畢Ⅱ式胃大部切除術(shù)
D、胃大部切除術(shù),潰瘍曠置
E、胃空腸吻合術(shù)
22、男性,35歲。已有胃痛史4年。以往有黑便史,4小時前突發(fā)上腹部刀割樣疼痛。腹部板樣強直,術(shù)中證實為十二指腸前壁穿孔,穿孔直徑為0.5㎝。你認為哪一種手術(shù)方法最理想
A、穿孔修補術(shù)
B、胃大部切除術(shù),Billroth Ⅰ式
C、胃大部切除術(shù),BillrothⅡ式
D、穿孔修補術(shù)加胃、空腸吻合術(shù)
E、穿孔修補術(shù)加迷走神經(jīng)切除術(shù)
23、男性,50歲,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多年。近2月來,食后上腹脹滿,嘔吐宿食。體格檢查:消瘦,脫水征,上腹稍膨隆,偶見胃型,有振水聲,治療首先選擇
A、使用抗酸,解痙藥物治療
B、胃腸減壓,補液,溫氯化鈉液洗胃后行胃大部切除術(shù)
C、急診胃大部切除術(shù)
D、選擇性迷走神經(jīng)切斷+幽門成形術(shù)
E、補液,洗胃繼續(xù)觀察
24、男,55歲。胃潰瘍病史5年。近1個月來癥狀加重,2小時前空腹時突發(fā)上腹部劇痛,并擴散至全腹,診斷為胃潰瘍穿孔。最佳的治療方法是
A、非手術(shù)治療
B、穿孔修補術(shù)
C、全胃切除術(shù)
D、胃大部切除術(shù)
E、穿孔修補加選擇性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shù)
25、患者男,上腹不適半年,夜間痛及背部疼痛多見,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胃黏膜脫垂
B、胃潰瘍活動期
C、十二指腸球后潰瘍
D、胃癌
E、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26、女性,60歲,因反復(fù)腹痛2年行胃鏡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不符合患者腹痛特征的是
A、中上腹疼痛
B、節(jié)律性疼痛
C、周期性疼痛
D、燒灼樣疼痛
E、疼痛能準確反映潰瘍所在的解剖部位
27、女,32歲。陣發(fā)性上腹痛2年,夜間加重,疼痛有季節(jié)性,冬季明顯,有反酸,為進一步確診,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X線鋇餐檢查
B、CT檢查
C、胃液細胞學(xué)檢查
D、胃液分析
E、B超
28、男性,47歲。消化性潰瘍史13年,近3個月復(fù)發(fā),經(jīng)2個月內(nèi)科藥物治療無效。為明確診斷應(yīng)做哪項檢查最有助診斷
A、反復(fù)便隱血試驗
B、胃鏡+活檢
C、胃液分析
D、鋇透
E、B超
29、女性,35歲,2個月來每于飯后1小時上腹疼痛。進食不緩解,嘔吐后減輕。需做以下哪項檢查有助于診斷
A、胃液分析
B、胃鏡
C、腹部B超
D、CT
E、便隱血試驗
30、男性,48歲.周期性上腹痛2年,近1周持續(xù)左肋下疼痛,鋇透見胃角部龕影,直徑1cm;胃酸分泌正常偏低。內(nèi)科治療8周后疼痛稍減輕,進一步處理首選
A、胃鏡檢查+活檢
B、繼續(xù)保守治療,反復(fù)查便潛血試驗
C、鋇透
D、繼續(xù)保守治療
E、手術(shù)治療
31、男性,56歲,患胃潰瘍10年。近1個月又有上腹部疼痛,制酸藥治療效果不明顯。鋇透:胃腔輪廓之內(nèi)見直徑2.0cm龕影,周圍皺襞中斷。為進一步確診應(yīng)選擇哪項檢查
A、再做氣鋇雙重造影
B、胃鏡+活檢
C、癌胚抗原測定
D、胃酸測定
E、抗壁細胞抗體陽性
32、女性,47歲,反復(fù)右上腹痛3年,向背部放射,3次上消化道出血。BAO為9mmol/h,PAO30mmol/h。鋇透2次十二指腸球部及胃無異常。最大可能為
A、十二指腸球后潰瘍
B、促胃泌素瘤
C、慢性膽囊炎
D、胃癌
E、慢性胃炎
33、女性,42歲,間斷性上腹痛2年。疼痛多在餐前。進食后緩解。查體:腹平軟,劍下偏右壓痛。鋇透:十二指腸球變形。此患者最可能是
A、十二指腸球炎
B、慢性胃炎
C、十二指腸球后潰瘍
D、十二指腸球潰瘍
E、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34、男性,47歲,慢性上腹痛伴腹瀉,經(jīng)系統(tǒng)抗?jié)冎委熜Ч患,胃液分析BA0為70mmol/h,MA0為86mmol/h。該患者的診斷為
A、胃潰瘍
B、十二指腸球潰瘍
C、十二指腸球后潰瘍
D、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
E、胃癌
35、男性,35歲。慢性上腹痛1年來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1次,用H2受體阻滯劑無效,鋇透:十二指腸降段多發(fā)性潰瘍,空腹血清胃泌素測定為500pg/L,診斷應(yīng)考慮是
A、十二指腸球后潰瘍
B、復(fù)合性潰瘍
C、Zollinger Ellison 綜合征
D、Crohn病
E、十二指腸球潰瘍活動期
36、男性,30歲,大量飲酒后出現(xiàn)胃痛,惡心,嘔咖啡樣胃內(nèi)容物約200ml。既往體健。該患者應(yīng)該選擇下列哪種藥物治療
A、質(zhì)子泵抑制劑
B、磷酸鋁凝膠
C、鉍劑
D、前列腺素
E、生長抑素
37、女性,26歲,服用布洛芬15片后胃痛,今晨嘔吐咖啡樣胃內(nèi)容物約300ml來診,既往無胃病史及肝病史。首選的檢查是
A、急診胃鏡
B、胃液分析
C、X線鋇餐透視
D、血清胃泌素測定
E、上腹部B超
38、27歲男性,一天前單位聚餐飲酒后覺胃痛,今晨嘔咖啡樣胃內(nèi)容物400ml來診。既往無胃病史。首選的檢查是
A、血清胃泌素測定
B、B型超聲檢查
C、X線胃腸鋇餐
D、急診胃鏡檢查
E、胃液分析
39、54歲男性,突發(fā)性右側(cè)肢體無力,伴頭痛、嘔吐,排黑便2次。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5年。黑便原因很可能是
A、食管癌
B、胃癌
C、胃潰瘍
D、急性胃黏膜病變
E、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40、男性,50歲,胃鏡檢查提示慢性萎縮性胃竇炎,伴腸化生及輕度不典型增生。首選措施是
A、手術(shù)治療
B、胃液分析
C、定期內(nèi)鏡隨訪檢查
D、定期血清糖抗原檢查
E、定期X線鋇餐檢查
41、男,46歲。5年前開始發(fā)生間斷上腹疼痛,疼痛發(fā)作與情緒、飲食有關(guān)。查體:上腹部輕壓痛。胃鏡:胃竇皺襞平坦,黏膜粗糙無光澤,黏膜下血管透見。此病例考慮診斷為
A、消化性潰瘍
B、胃黏膜脫垂
C、慢性淺表性胃炎
D、慢性萎縮性胃炎
E、胃癌
42、男性,46歲,近2年反復(fù)上腹不適,脹痛,暖氣。無反酸。查體:上腹輕壓痛,胃鏡:胃竇黏膜紅白相間,以白為主,可能是下列哪種疾病
A、慢性淺表性胃炎
B、慢性萎縮性胃體炎
C、慢性萎縮性胃竇炎
D、十二指腸球炎
E、淺表萎縮性胃炎
43、男性,54歲,間斷上腹不適疼痛4年,餐后加重,暖氣。胃液分析BAO為0,MAO為5mmol/h,胃pH4.5,最大可能是
A、慢性淺表性胃竇炎
B、慢性萎縮性胃竇炎
C、慢性肥厚性胃炎
D、十二指腸潰瘍
E、十二指腸球后潰瘍
44、女性,31歲,上腹疼2年,疼痛發(fā)作與情緒、飲食有關(guān)。查體:上腹部輕壓痛,胃鏡:胃竇皺襞平坦,透見黏膜下血管分布,此病例可診斷為
A、消化性潰瘍
B、胃黏膜脫垂癥
C、慢性淺表性胃炎
D、胃癌
E、慢性萎縮性胃炎
45、男性,52歲,上腹飽脹感5年,噯氣,近2個月加重,查體及鋇透未見異常,胃鏡活檢:炎癥細胞浸潤,未見腺體萎縮,應(yīng)診斷為
A、胃黏膜脫垂
B、慢性淺表性胃炎
C、慢性萎縮性胃炎
D、早期胃癌
E、胃神經(jīng)癥
46、男性,68歲。進食后上腹脹滿伴劍突下疼痛及氣短6個月,乏力消瘦1個月。胸片提示左心影后氣液平面。首選考慮該患者為
A、心絞痛
B、慢性胃炎
C、賁門癌
D、食管裂孔疝
E、肺包蟲病
47、女性,56歲。進行性吞咽困難3個月,食管鋇劑檢查提示食管在中段有4cm長不規(guī)則充盈缺損。最佳治療方案是
A、手術(shù)切除
B、全量放射治療
C、免疫治療
D、單純化學(xué)治療
E、中醫(yī)治療
48、男,60歲,上腹不適,隱痛,脹滿,食欲減退30余天,服酵母片、蘇打片等均無效,無胃病史。體查:略消瘦,腹部無陽性體征,余無特殊。實驗檢查:大便隱血試驗(+),血紅蛋白100g/l。首先應(yīng)考慮
A、胃潰瘍
B、十二指腸潰瘍
C、胃息肉
D、慢性胃炎
E、胃癌
49、男,40歲,上腹隱痛不適,近2個月來加劇,服胃痛片后有所緩解,食欲尚可,大便隱血試驗(++),胃腸道鋇餐檢查見胃竇部小彎側(cè)黏膜紋理紊亂,胃壁僵直不規(guī)則。首先應(yīng)考慮
A、慢性胃竇炎
B、胃潰瘍
C、胃癌
D、胃黏膜脫垂
E、萎縮性胃炎
50、男,58歲。上腹脹、隱痛2個月,伴食欲減退、乏力、消瘦、大便發(fā)黑。查體:消瘦,淺表淋巴結(jié)無腫大。上消化道鋇劑造影見胃竇部小彎側(cè)黏膜紊亂,可見直徑4.5cm不規(guī)則充盈缺損,胃壁僵直。其最常見的轉(zhuǎn)移途徑是
A、血行轉(zhuǎn)移
B、淋巴轉(zhuǎn)移
C、直接浸潤
D、胃腸道內(nèi)轉(zhuǎn)移
E、腹腔內(nèi)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