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急性白血病早期
B、急性再障
C、急性ITP伴缺鐵性貧血
D、類白血病反應
E、粒細胞缺乏癥早期
1822、急性再障感染最多見于
A、皮膚粘膜
B、呼吸道
C、顱內(nèi)
D、肛周感染
E、腸道
1823、男性,28歲,頭暈乏力一年半,皮膚散在出血點,血象Hb65g/L,RBC ,白細胞分類。淋巴細胞80%,中性20%,骨髓增生低下,診斷A、骨髓纖維化
B、慢性再障
C、急性再障
D、脾功能亢進
E、白血病
1824、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細胞減少,這樣的血象骨髓象不見于
A、溶血性貧血
B、低增生性白血病
C、再障
D、PNH
E、骨髓纖維化
1825、骨髓中不出現(xiàn)幼紅細胞的疾病
A、溶血性貧血
B、急性失血后貧血
C、骨髓纖維化
D、低增生性的白血病
E、再障
1826、女性,26歲,頭昏乏力3個月。偶有牙齦出血,查體時貧血貌,淺表淋巴結及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細胞未見,淋巴細胞相對增多,下列哪項治療是錯誤的
A、異基因骨髓移植最有效
B、避免使用皮質激素
C、雄激素可損害肝功能
D、脾切除對部分病人可以有效
E、反復輸血可致鐵負荷過重
1827、關于溶血性貧血的定義,哪一項是正確的
A、紅細胞壽命縮短
B、紅細胞破壞增加
C、骨髓造血功能亢進
D、紅細胞破壞增加,骨髓能代償
E、紅細胞破壞增加,超過骨髓代償能力
1828、原位溶血時紅細胞破壞的部位最主要是在
A、肝臟
B、脾臟
C、血
D、骨髓
E、以上都不是
1829、急性溶血的開始癥狀是
A、腰背及四肢酸痛,頭痛,嘔吐,寒戰(zhàn),高熱等
B、血紅蛋白尿
C、休克
D、昏迷
E、腎功能衰竭
1830、下述哪項表現(xiàn)不符合急性溶血
A、寒戰(zhàn),高熱,腰痛
B、急性貧血伴黃疽
C、棕紅色乃至醬油色尿
D、腎功能衰竭休克
E、肺水腫
1831、急性溶血或慢性溶血急性發(fā)作,與慢性溶血不同之處為
A、出現(xiàn)黃疸
B、出現(xiàn)貧血
C、出現(xiàn)乏力頭暈
D、出現(xiàn)高熱,體克可伴有血紅蛋白尿
E、出現(xiàn)心率快,氣短,心前區(qū)雜音
1832、血管內(nèi)溶血的主要實驗室檢查為
A、紅細胞及血紅蛋白下降
B、糞膽原排泄增高
C、血紅蛋白尿及含鐵血黃素尿陽性
D、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增高
E、骨髓中幼紅細胞增生明顯
1833、下列哪項結果不符合溶血性貧血
A、尿中膽紅素陰性而尿膽原增多
B、紅細胞減少,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明顯增高
C、紅細胞形態(tài)可正常,而壽命縮短
D、骨髓內(nèi)幼紅細胞明顯減少
E、血中膽紅素、黃痘指數(shù)增高而肝功能正常
1834、下列哪項結果不符合溶血性貧血
A、網(wǎng)織紅細胞增加
B、骨髓幼紅細胞增加
C、尿中尿膽原排泄增加
D、血中非結合性膽紅素增加
E、血清結合珠蛋白增加
1835、周圍血反應骨髓幼紅細胞增生程度準確的指標是
A、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shù)
B、網(wǎng)織紅細胞百分數(shù)
C、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數(shù)
D、出現(xiàn)有核紅細胞
E、出現(xiàn)染色質小體
1836、診斷溶血性貧血最可靠的指標是
A、網(wǎng)織紅細胞明顯增高
B、尿膽原排泄增加
C、尿含鐵血黃素陽性
D、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
E、紅細胞壽命縮短
1837、關于溶血性貧血下列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血清間接膽紅素升高
B、血清結合珠蛋白升高
C、血涂片中出現(xiàn)幼紅細胞
D、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升高
E、紅細胞壽命縮短
1838、下列哪種疾病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A、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一6一PD)缺乏癥
B、海洋性貧血
C、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D、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1839、對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最具有確診意義的試驗是
A、熱溶血試驗
B、抗人球蛋白試驗
C、酸化血清溶血試驗
D、蔗糖溶血試驗
E、菊糖溶血試驗
1840、下列溶血性貧血的檢查哪組是錯誤的
A、抗人球蛋白試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B、酸化血清溶血試驗-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C、紅細胞滲透脆性增高-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D、外周血中出現(xiàn)大量靶形紅細胞-海洋性貧血
E、血紅蛋白電泳-蠶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