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教師招聘考試 >> 模擬試題 >> 2017年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題

2017年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4)_第3頁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7-05-05  【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共10分。對的打 “√”,錯的打“×”)

  1.受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是德育的客體。 ( )

  2. 目標管理模式最早是由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的。 ( )

  3. 學習動機是決定學習效果的唯一條件。 ( )

  4. 德育起于道德知識教育,終于道德行為。 ( )

  5. 短時記憶保持的時間大約是2秒到5秒。 ( )

  6. 新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的區(qū)別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識量不同。 ( )

  7. 學生是影響師生關系的最主要因素。 ( )

  8. 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

  9.苛勒的完形一頓悟說與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說是互相排斥對立的。 ( )

  10.實物直觀的優(yōu)勢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要素和關鍵特征。 ( )

  11.中國古代的莊子是內(nèi)發(fā)論的代表。 ( )

  12.教育歷史上的“兒童中心論”是學生觀的一種典型代表。 ( )

  13.學習是指學習者因經(jīng)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 )

  14.布魯納提出了著名的掌握學習理論,即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供最佳的教學和給予足 夠的學習時間而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達到掌握的程度。 ( )

  15.客體內(nèi)容豐富、新穎又富于變化有助于注意的穩(wěn)定。 ( )

  16.痕跡衰退說是一種對遺忘原因的最古老解釋。它起源于亞里士多德,由桑代克進一步 發(fā)展。 ( )

  17.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會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變,無好壞之分。 ( )

  18.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 )

  19.我國現(xiàn)代學制的建立比歐美現(xiàn)代學制的建立早。 ( )

  20.個體發(fā)展具有階段性,所以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 )

糾錯評論責編:982585523yang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两当县| 隆德县| 深圳市| 安康市| 宜州市| 开江县| 古蔺县| 成武县| 长兴县| 华池县| 高唐县| 大化| 兴文县| 衡水市| 嘉峪关市| 孝义市| 江永县| 花莲县| 西宁市| 镇雄县| 平顶山市| 从化市| 绵竹市| 神农架林区| 开远市| 镇坪县| 崇阳县| 丽江市| 瑞昌市| 鞍山市| 阳高县| 嵊泗县| 新乐市| 闸北区| 琼中| 电白县| 康平县| 黎川县| 大足县| 新宾|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