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單獨報考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高考 >> 廣東高考 >> 廣東高考化學模擬題 >> 2017廣東中山第一中學高三第二次統(tǒng)測化學

2017屆廣東省中山市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統(tǒng)測化學試題_第2頁

中華考試網(wǎng)  2017-01-12  【

7.類推的思維方法在化學學習與研究中經(jīng)常用到,但有時會產(chǎn)生錯誤的結(jié)論。因此,推出的結(jié)論最終要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決定其是否正確。以下幾種類推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順序是:HF>H2O>NH3;

則第三周期元素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順序也是:HCl>H2S>PH3

B.ⅣA族元素氫化物沸點順序是:GeH4>SiH4>CH4;

則ⅤA族元素氫化物沸點順序也是:AsH3>PH3>NH3

C.Fe3O4可以寫成FeO·Fe2O3;Pb3O4也可以寫成PbO·Pb2O3

D.NaHSO4與NaHSO3顯酸性,則所有酸式鹽均顯酸性

【導師點晴】本題主要考查氫鍵對物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化合價與物質(zhì)的組成、酸式鹽溶液的酸堿性等,側(c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相關化學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有關原理的內(nèi)涵和外延,然后結(jié)合題干靈活運用即可。

8.下列敘述Ⅰ和敘述Ⅱ均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敘述Ⅰ 敘述Ⅱ A S2-具有還原性 S2-能除去工業(yè)廢水中的Cu2+等重金屬離子 B NH3具有還原性 蘸有濃硝酸的玻璃棒靠近濃氨水時冒白煙 C 熔融狀態(tài)的Al2O3中有自由移動的Al3+和O2- 電解熔融狀態(tài)的Al2O3制備Al D SO2具有漂白性 S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析:A、Cu2++ S2-=CuS↓,S2-具有還原性NH3具有還原性Al3+和O2-Al3+答案選。

【導師點晴】這類題目需注意3個方面,一、敘述I是正確的,二、敘述II是正確的;三、二者存在因果關系。三點必須同時滿足才是正確答案。對每條敘述都必須認真思考后作答。

9.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Cu溶于稀HNO3:Cu+2 H++NO ===Cu2++NO2↑+H2O

B.用石墨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2 Cl-+2 H2O 2 OH-+H2↑+Cl2↑

C.(NH4)2Fe(SO4)2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制Fe(OH)2:Fe2++2OH-===Fe(OH)2↓

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2 Fe3++2 I-===2 Fe2++I2

【導師點睛】應在分析反應實質(zhì)的前提下,遵循離子方程式的基本原則,運用所學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方法,判斷各選項中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各選項中的離子方程式涉及了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物量的多少對反應產(chǎn)物的影響,正確判斷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考生應熟練掌握化學反應規(guī)律和重要物質(zhì)的性質(zhì),認真審題,才能正確寫出離子方程式。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投入鐵片產(chǎn)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NO

B.無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

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

D.弱堿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

試題分析:A.氧化性:NO>H+,因此向該氧化性酸溶液中投入鐵片,優(yōu)先還原生成NO氣體,而非H2,A錯誤;B、Al3+、S2-具備發(fā)生雙水解反應的條件,相互促進對方水解平衡右移且至少生成一種沉淀,B錯誤;C、C錯誤;D、HCO,,D;答案選。

【導師點晴】離子間如果發(fā)生化學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因此掌握常見離子的性質(zhì)是解答的關鍵。離子共存類問題必須從基本理論和概念出發(fā),搞清楚離子反應的規(guī)律和“離子共存”的條件,從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雙水解反應、絡合反應等幾個方面全面考慮、比較、歸納整理得到。因此做此類問題需要心細,考慮周全,然后全面解答。

11.在通風廚中進行下列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步驟 現(xiàn)象 Fe表面產(chǎn)生大量無色氣泡,液面上方變?yōu)榧t棕色 Fe表面產(chǎn)生少量紅棕色氣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觸后,其表面均產(chǎn)生紅棕色氣泡 A.I中氣體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的化學方程式:2NO+O2===2NO2

B.II中的現(xiàn)象說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進一步反應

C.對比I、II中的現(xiàn)象,說明稀HNO3的氧化性強于濃HNO3

D.針對III中的現(xiàn)象,在Fe、Cu之間連接電流計,可判斷Fe是否被氧化

【導師點晴】利用鐵與稀硝酸、濃硝酸的反應考查有關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原電池理論等,學生應明確鐵在稀硝酸中反應生成NO,在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現(xiàn)象, 并能根據(jù)反應實質(zhì)判斷濃稀硝酸的氧化性強弱,同時還要知道原電池的構(gòu)成條件以及原電池工作原理。

12.已知H3PO2(次磷酸)是一種精細磷化工產(chǎn)品,要求密封陰涼保存。工業(yè)制備原理如下:

(I) 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II) Ba(H2PO2)2+H2SO4===BaSO4↓+2H3PO2

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

A.反應I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II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B.H3PO2具有強還原性,高溫時在空氣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在反應I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zhì)量之比為1∶1

D.在標準狀況下生成2.24 L PH3,上述反應轉(zhuǎn)移0.3 mol電子

【導師點睛】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數(shù)目相等,要結(jié)合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時物質(zhì)之間的物質(zhì)的量關系,結(jié)合物質(zhì)中元素化合價的升降確定物質(zhì)反應的多少、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要掌握氧化還原反應中規(guī)律、物質(zhì)的作用、和有關計算技巧。

13.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H、Fe3+、Br-、CO、I-、SO。取樣,滴加足量氯水,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無現(xiàn)象。為確定該溶液的組成,還需進行的實驗有

A.取樣,滴加硫氰化鉀溶液

B.取樣,加氯水和CCl4,振蕩

C.取樣,加足量鹽酸加熱,濕潤的品紅試紙檢驗氣體

D.取樣,加足量的熟石灰加熱,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氣體

試題分析:取樣,滴加足量氯水,有氣泡產(chǎn)生,含有CO32-,溶液呈橙色,含有Br-;因CO32-與Fe3+反應,有CO32-一定沒有Fe3+;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無現(xiàn)象,則一定沒有I-,且SO32-能被氯水氧化生成硫酸根離子會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則一定沒有SO32-;顯然不能確定NH4+,檢驗NH4+離子,應取樣,加足量的熟石灰加熱,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氣體

【考點定位】考查離子的檢驗14.下列實驗裝置正確且能完成實驗目的的是

【答案】A

【考點定位】考查了。

→反應物質(zhì)→儀器裝置→現(xiàn)象→結(jié)論→作用意義→聯(lián)想。具體分析為:①實驗是根據(jù)什么性質(zhì)和原理設計的?實驗的目的是什么?②所用各物質(zhì)名稱、狀態(tài)、代替物(根據(jù)實驗目的和相關的化學反應原理,進行全面的分析比較和推理,并合理選擇)。③有關裝置:性能、使用方法、適用范圍、注意問題、是否有替代裝置可用、儀器規(guī)格等。④有關操作:技能、操作順序、注意事項或操作錯誤的后果。⑤實驗現(xiàn)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觀察。⑥實驗結(jié)論:直接結(jié)論或?qū)С鼋Y(jié)論。對實驗方案的正確與錯誤、嚴密與不嚴密、準確與不準確的判斷。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實驗原理是否正確、可行;②實驗操作是否完全、合理; ③實驗步驟是否簡單、方便;④實驗效果是否明顯等。⑤反應原料是否易得、安全、無毒;⑥反應速率較快;⑦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質(zhì)的產(chǎn)率是否較高;⑧合成過程是否造成環(huán)境污染。⑨有無化學安全隱患,如倒吸、爆炸、吸水、泄漏、著火、濺液、破損等。

12345
糾錯評論責編:jiaojiao95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苏尼特右旗| 嵩明县| 峨山| 汉川市| 民权县| 德清县| 都安| 华亭县| 张家界市| 五河县| 肃北| 尼木县| 宁津县| 永济市| 高尔夫| 宜城市| 昌平区| 北海市| 米易县| 吴堡县| 庆城县| 高陵县| 平武县| 潮安县| 达孜县| 资溪县| 佳木斯市| 阜宁县| 肇源县| 磴口县| 文化| 岑溪市| 崇礼县| 咸阳市| 南丰县| 旬阳县| 洞头县| 桂东县| 扎囊县| 喀什市|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