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及答案(14)
第Ⅰ卷 閱讀題【7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創(chuàng)造了輝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對來世的執(zhí)著真可謂無出其右者。對死后永生的熱烈追求使埃及人不僅建金字塔,也修神廟。而且總趨勢是,越往后,神廟便修得越宏偉高大,在豪華奢侈上無所不用其極。與之相應的是,祭司作為一個特殊階層,人數(shù)眾多,能量極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脹,越強勢。
最初僧權還沒有從王權中分化出來,國王就是最大的僧侶;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家結(jié)構越來越復雜,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僧權便從王權中分離出來了。既然國王必須依靠僧侶才能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那么國王與祭司之間很自然地存在著一種天然的合作關系,但同時也存在著一種宿命般的矛盾和沖突關系。這里的關鍵是,兩種勢力在此消彼長的同時如何維持起碼的平衡。隨著祭司階級權勢日增,王權與僧侶勢力間的平衡越來越難維持,兩者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沖突越來越嚴重,且越到后來,越顯得不可調(diào)和。事實上,從古王國后期起,祭司階層就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強勢,與王權的矛盾沖突也越來越激烈。
埃及社會在被迫供養(yǎng)一個強大的世俗統(tǒng)治階級以外,還得遭受龐大祭司階層的經(jīng)濟壓迫和掠奪。在太陽神崇拜之新神學的強制下,埃及社會被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把法老當作太陽神來崇拜,為之舉行極其繁瑣而又費用昂貴的儀式。同時,埃及人還為形形色色的小神祗修廟塑像,而且還舉行復雜的祭拜儀式。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個社會的經(jīng)濟負擔。不用說,祭司作為一個寄生階層,具有極強的剝削性、掠奪性和壓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僧侶的權勢達到一個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職務競已不再由國王任命,而改為父子世襲!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審判中,十名審判官中竟有九人為僧侶。僧侶階級權勢之大,無以復加,即便這一時期埃及國勢日衰,也未見他們有所收斂。
甚至晚至希臘人統(tǒng)治埃及時,神廟僧侶仍然擁有巨大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力。這對托勒密王朝統(tǒng)治者無疑是一種強大的震懾。為有效統(tǒng)治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臘國王不得不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甚至對祭司們極盡巴結(jié)討好之能事。
凡此種種表明,對死后永生的執(zhí)著追求,使埃及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只能是一個成績不菲的先行者,卻不可能對西亞地中海世界進行深度的整合,這項工作只能留給后起的文明來做。
這就是為什么較之“發(fā)跡”之前的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埃及人雖然所掌握的物質(zhì)和文化資源多得多,卻沒能表現(xiàn)出長久維系一個強大國家、使文明不斷成長壯大的能力。這也是為什么埃及文明作為最早的文明之一,雖然創(chuàng)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帝國,雖然以種種方式包括軍事行動啟動了西亞地中海世界的整合進程,卻注定只能是開個頭而已。
(摘編自阮煒《文明的毒瘤》,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創(chuàng)造了輝煌文明的古埃及人熱衷于追求死后的永生,執(zhí)著于來世,他們建金字塔,修神廟,在追求豪華奢侈上無所不用其極。
B.最初的僧權與王權是合二為一的,國王既是國家的最高行政領導,又是最大的僧侶,后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僧權從王權中分離了出來。
C.古埃及人對死后永生的熱烈追求,使得祭司階層成為古埃及一個特殊的寄生階層,他們不僅人數(shù)眾多,而且權勢極大。
D.祭司與國王之間既存在著合作關系,又存在著矛盾和沖突關系,二者的勢力在此消彼長的同時又維持著起碼的平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埃及人民的社會經(jīng)濟負擔十分沉重,他們承受著強大的世俗統(tǒng)治階級和龐大的祭司階層的雙重經(jīng)濟壓迫和剝削。
B.祭司靠新神學強制埃及社會把法老當作太陽神來崇拜,并為各種各樣的神舉行極其繁瑣而又費用昂貴的儀式。
C.祭司利用控制古埃及人民的精神世界來實現(xiàn)對國家的控制和對社會的掠奪,而且隨著僧侶勢力的增大,這種控制和掠奪越發(fā)變本加厲。
D.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時,阿蒙高僧的職務改為世襲制,并出現(xiàn)了一次審判的十名審判員中有九名都是僧侶的情況,可見當時僧侶階級權勢之大。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祭司階層具有極強的剝削性、掠奪性和壓迫性,是埃及社會的毒瘤,即使是在埃及國勢日衰之際,也未見他們有所收斂。
B.由于僧侶在社會和政治上的巨大影響力,托勒密王朝的希臘王國為有效統(tǒng)治埃及,實行宗教“寬容”政策,甚至極力巴結(jié)討好祭司們。
C.古埃及人把大量人力、物力浪費于虛無縹緲的來世關懷,這種對死后永生的執(zhí)著追求,使埃及文明只能是一個先行者,而不能對西亞地中海地區(qū)進行深度整合。
D.王權與僧權紛爭不斷,所以埃及雖掌握大量的物質(zhì)和文化資源,卻不能長久維系一個強大的國家、使文明發(fā)展壯大。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闖 灘
許 暢
一條船從對面蘆葦叢中蕩出,八九只鴨撲打著游開!岸!”天南朝船上揮手。他是來接外出闖灘的二哥的。
遠處是一個低矮的小山坡,山坡上是一幢黃泥筑的房子。門前光禿禿的,長著一些棕黃的草。只有一棵歪脖子樹立著,是好多年前雷打斷的。
二哥回家一坐下,天南就遞給二哥他卷的煙:“嘗嘗吧。”二哥很久才注意到天南遞過來的煙!鞍,好!彼哪抗馊酝A粼谔们皵[著的大哥和爹的相片上。
“二哥,今年我可十六了!
二哥拍拍天南,微笑著說:“是,天南長大了,看上哪家姑娘了吧?”
“才不是,我想跟你一起去闖灘!
二哥把煙一抖,面容一沉。
天南站起來,他今年長得特別快,像春筍一樣往上躥。
天南舉著手臂,臂上的肌肉凸出:“不信你捏!
“不行。你不知道有多危險,大哥已經(jīng)沒了!”
“你不讓我去,你自己就行!”天南瞪大眼睛,可話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家里只剩咱兩個了!倍鐕@了口氣,進屋去了。
晚上天南跟二哥背靠背睡。二哥壓低嗓音叫:“天南,睡了嗎?”
“還沒。”
“這次去做生意,貨被人半路劫走了!
“啊!”天南驚呼,“怎么會這樣?”
“路上碰著一個怪人,說咱家四代以后都不得闖灘!
天南許久沒回話。他們家很早就有先輩闖灘,至此時正好四代。天南一時非常驚悚。
“那人大約是算命先生,在途中問我們討水喝!
“咱家的經(jīng)歷他都算出了?”
“這倒沒有!
“那一定是胡說的,我才不相信!
“就算這樣,我也不會讓你去冒這個險!
天南想這莫不是二哥唬他的吧?可萬一是真的呢?他有些不敢往下想了。他盤算著明早去鎮(zhèn)上把煙賣了,然后找人算算。
天沒大亮,天南就起床了,把煙條放進背簍里。二哥不知去哪兒了。
煙條沒到正午就賣完了,他把錢裝進袋子里扎好?梢粫r不知找誰去算了。他們家的事這鎮(zhèn)上誰都知道,任誰都能算出來。
天南一路想一路走,走到河邊上,又白又肥的鴨子在河里游著。一只只船泊在岸邊,也不知以后開向何方。
他從袋子里摸到昨天二哥擱在桌旁的小老虎模樣的口哨,然后怕別人聽見似的吹起來。
“嗚?嗚?”
樓上的人探出頭來:“哪家的?”
“我是天南。”天南沒有看樓上的人,對著河大聲喊:“我是天南!”
“喂。”一個人拍拍天南的肩膀,是二哥以前的雇工。
“你二哥回來了?”
“是。”天南看著他蒼老的面孔很親切。
“回來了就好,我現(xiàn)在的主人請你上去坐坐!
“哪個?”
“樓上的。現(xiàn)在去闖灘可都歸他管。”
天南一下子失了興趣,二哥一定欠了那人很大一筆錢吧?墒侨舳绮蛔屗ィ鷺巧系娜岁J也不是不可以。
正在天南猶豫不定的時候,他聽到二哥喊他。
二哥走上前說:“打擾了,日后再來拜會!”天南剛想說什么,二哥就揪了他一下。
二哥拖著他越走越遠,他頻頻回頭。那個人還站在河邊。
“只要我在你就別想去闖灘!倍绲氖譁責幔炷喜淮鹪。
“聽到?jīng)]?”
“嗯!碧炷喜桓市模ゎ^又往回望。
他其實信二哥的話,但天南就想去試試,他認為男人就應該出去闖一闖。
他摸摸袋子里的錢,差不多再攢上一年他就可以撐船去外面了,他內(nèi)心隱隱躍動。
河邊好像又有船靠岸了,有些喧嘩。天南抬起頭來:我是天南,我才不怕。
等人們散去,大河又恢復了寧靜。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永遠沒回來。天南在等這樣一個出去的時候,多少人在等這樣一個回來的時候。
(有刪改)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小說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寓意深刻,“門前光禿禿的”暗示了家中人丁凋零的境況,與后文二哥所說的“家里只剩咱兩個了”相呼應。
B.小說中的人物語言簡短而富有深意,如二哥“啊,好”的語言描寫就寫出了二哥的心不在焉,體現(xiàn)了二哥和天南之間存在隔閡。
C.天南吹口哨的情節(jié)看似毫不經(jīng)意,實則精心為之,“嗚?嗚?”的哨聲引出了“樓上的人”“二哥以前的雇工”,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D.盡管有霎時的猶豫,但可以看出天南是個有決心、有計劃的人,即使二哥不同意他外出闖灘,他也要努力攢錢,到外面去闖一闖。
5.閱讀文中畫線部分,分析這兩處寫“船”的作用。(5分)
(1)一只只船泊在岸邊,也不知以后開向何方。(2分)
答:
(2)河邊好像又有船靠岸了,有些喧嘩。(3分)
答:
6.小說為什么要以“闖灘”為標題?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加以探究。(6分)
答: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馮其庸先生:荷蕖發(fā)幽香 昭然歷劫新
黃殿琴 孫維媛
很難用“某某家”來確切框定馮老的身份。如果說他是一個畫家,那他的書法作品嚴謹而瀟灑豪放,具有濃郁的文人氣息和書卷氣;如果說是書畫不分家,那他在詩詞上也頗有建樹;如果說詩書畫本是一體,那他同時還是優(yōu)秀的攝影家、戲曲評論家,甚至是一位探險家。他屬于這些集合的交集,有人稱他為“國學大師”,他卻拜托媒體不要再用這樣的稱呼,并幽默地說,要是“大師”理解為“大學教師”,自己倒很符合。
而作為紅學家的馮其庸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等專著。近30年來,中國紅學界幾乎所有的重大活動都有他的功勞,比如中國紅學會的創(chuàng)立。就學術研究本身而言,馮其庸對曹雪芹的生平、家事、祖籍的研究,對《紅樓夢》版本的研究,對《紅樓夢》思想內(nèi)容的研究,也都卓有成就。
馮老回憶說:“中學時讀《紅樓夢》,讀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覺得婆婆媽媽。我喜歡《三國演義》《水滸傳》!蹦菚r候馮其庸19歲,年少的他熱愛讀書,卻和《紅樓夢》擦肩而過。1954年,馮其庸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正好趕上批判新紅學派胡適唯心主義思想的運動。作為古典文學研究的專家,馮其庸不得不重讀《紅樓夢》。這一看,就沒有再放下。一本書如同一個人,認識、了解一個人并不難,而走進一個人的內(nèi)心卻是不易之事。但如果你和他有相似的經(jīng)歷,彼此之間就有了默契。
馮其庸對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淚”真正產(chǎn)生共鳴,是在抄寫《紅樓夢》以后!拔母铩遍_始,馮其庸被打倒。他怕紅衛(wèi)兵抄家把書抄走,就偷偷抄了一本保留下來。這項抄書工程是秘密進行的,每天夜深人靜后,馮其庸就挑燈夜戰(zhàn),一筆一筆地抄,抄不動了就睡覺,第二天再去挨批。整整一年,馮其庸按照《紅樓夢》的原行原頁,用朱墨兩色抄寫,一共16本,終于在1970年下放前趕完。在那個雨夜,馮其庸在寫下最后一個句號時賦詩一首:“紅樓抄罷雨絲絲,正是春歸花落時。千古文章多血淚,傷心最此斷腸辭。”他說:“《紅樓夢》實際上是寫一個人的人生,實在是辛酸得很。等到經(jīng)歷了這一場‘浩劫’以后再看《紅樓夢》,覺得《紅樓夢》寫了多少曹雪芹個人的辛酸,尤其他隱蔽寫的,當初看不出來!
馮老研究《紅樓夢》從研究曹雪芹家世入手,基本方法是查看古文獻和實地調(diào)查。他對《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進行了長時間的調(diào)查和考證,找到了大批有關曹家的早期信史,從而對曹雪芹的祖籍得出了確鑿無疑的以信史和實物為根據(jù)的嶄新的結(jié)論,即遼寧的遼陽。對《石頭記》抄本的研究是另一個重點,他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己卯本避“祥…曉”兩字的諱,從而考證出了它是怡親王允祥和弘曉家的抄本。由于怡親王府抄本由曹雪芹原稿直接抄錄,己卯本等于保存了《石頭記》的原貌。而馮其庸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庚辰本照抄已卯本,在己卯本早已散失一半的遺憾下,庚辰本的珍貴價值得以揭示。由此,馮其庸寫成《論庚辰本》。
馮其庸,涉足領域之廣、造詣之深,后學難以望其項背。沒有肝膽人生,哪有血淚文章?只有把今天鑄成青銅才無愧那一沓厚厚的歷史,馮老就是這樣做的。
(有刪改)
相關鏈接
、亳T其庸,1924年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少時因家貧多次失學,但于放羊種地之余不忘讀書。后來由中學教師奉調(diào)中國人民大學任教,這也得益于他喜歡讀書的習慣。
(摘自“百度百科”)
、隈T其庸曾說,曹家飛黃騰達,賓客盈門,固然是對曹雪芹的培養(yǎng),而曹家衰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一種“培養(yǎng)”。同理,馮其庸遭受的苦難,何嘗不是造物主按照特定的意志在對他精雕細鏤?
(摘自卞毓方《京東“瓜飯樓”》)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馮其庸涉足領域廣泛,于繪畫、書法、詩詞、攝影、戲曲評論等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且為人謙遜,曾拜托媒體不要稱他為“國學大師”。
B.作為紅學大家,馮其庸在曹雪芹祖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為顯著,他以信史和實物為根據(jù),得出了曹雪芹的祖籍在遼陽這一嶄新的結(jié)論。
C.己卯本直接抄錄《石頭記》原稿,保存了《石頭記》的原貌,而庚辰本照抄己卯本,在己卯本早已散失一半的情形下,庚辰本無疑是珍貴的。
D.文本選材詳略得當,詳寫馮其庸對《紅樓夢》的研究及其成就,略寫馮其庸在其他方面的造詣,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位既專又博的大師形象。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shù)膬身検?4分) ( )( )
A.到人民大學任教時,為了幫助身陷批判新紅學派唯心主義思想運動的胡適,馮其庸不得不重新對《紅樓夢》進行研讀。
B.馮其庸不僅在理論學術方面造詣很深,而且還積極參與紅學界的重大活動,比如中國紅學會就是他一手創(chuàng)辦的。
C.中學時的馮其庸,缺乏人生閱歷,沒能走進曹雪芹的內(nèi)心世界,看不出他書中隱含的個人辛酸,與《紅樓夢》擦肩而過。
D.人們稱馮其庸為“國學大師”,是因為他在眾多領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很難用“某一領域的大家”來框定他的身份。
E.“文革”期間,馮其庸因怕書被抄走而秘密抄寫《紅樓夢》,在抄寫《紅樓夢》后他對《紅樓夢》產(chǎn)生了共鳴,真正讀懂了《紅樓夢》。
9.“馮其庸遭受的苦難,何嘗不是造物主按照特定的意志在對他精雕細鏤?”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