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勞務費結算臺賬和支付憑證是以下哪方處理勞務糾紛的依據( D )。
A、總包單位 B、施工企業(yè)
C、勞務員 D、勞務分包企業(yè)
65、以下為勞務分包企業(yè)進場作業(yè)人員實際發(fā)生作業(yè)行為工資分配的證明的是( B ) 。
A、支付情況月報表 B、 考勤表
C、結算臺賬 D、支付憑證
66、花名冊由誰編制( B )。
A、用工單位 B、施工班組
C、項目經理部 D、施工隊伍
67、花名冊由誰報總包備案( A )。
A、用工單位 B、施工班組
C、項目經理部 D、施工隊伍
68、《臺賬》中記錄的對象不包括( A )。
A、項目經理部勞務員 B、班組長
C、農民工 D、班隊長
69、項目經理部的勞務員依據( C )要求,監(jiān)督勞務分包做好勞務人員的勞動合同簽訂、人員增減變動臺賬。
A、國家規(guī)定 B、建設單位
C、實名制 D、項目部
70、通過實名制管理系統(tǒng)的使用要達到加強農民工工資分配管理,保障按月支付不低于( D )最低工資標準的月度工資。
A、國家 B、省
C、市 D、當?shù)?/P>
71、項目部根據( A )所提供的工資表,按時向務工人員的實名制卡內支付工資。
A、施工隊伍負責人 B、項目負責人
C、企業(yè)法人 D、企業(yè)負責人
72、工資總額是指在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這是強調( B ),即單位確定了支付標準,核算了工資額并發(fā)放工資。
A、間接支付 B、直接支付
C、分期支付 D、按月支付
73、開展統(tǒng)計分析,分析工資總額和( B )變化情況,研究工資增長與企業(yè)經濟效益、與勞動生產率增長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勞動報酬及職工工資統(tǒng)計的任務。
A、總工資增長 B、平均工資增長
C、月工資增長 D、季度工資增長
74( A )指按規(guī)定的工資標準計算的工資。
A、標準工資 B、非標準工資
C、平均工資 D、總工資
75、及時處理原則是指勞務糾紛案件處理中,當事人要及時申請( B ),超過法定期限將不予受理。
A、調解或仲裁 B、調解或協(xié)商
C、協(xié)商或訴訟 D、訴訟或仲裁
76、( C ) 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
A、債務人 B、違約人
C、給付定金方 D、收受定金方
77、收受定金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 D )返還定金。
A、 0.5倍 B 、1倍
C 、1.5倍 D、2倍
78、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 B )承擔。
A、總承包單位 B、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
C、分包單位 D、保險單位
79、企業(yè)破產的,在清算時優(yōu)先撥付( A )
A、工傷保險費用 B、農民工工資
C企業(yè)違約金 D、工程欠款
80、發(fā)包人或承包人因拖欠勞務分包合同價款或者勞務作業(yè)人員工資而引發(fā)嚴重極端事件和重大群體性事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改正期限不少于( C )
A、3個月 B、6個月
C、12個月 D、24個月
8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 B )擔任。
A、職工代表 B、工會代表
C、用人單位代表 D、任意一個勞動調解委員會成員
82、下列屬于承包人與發(fā)包人經濟糾紛的是( A )
A、承包人提出的工期賠償
B、合約條款不全,約定不明
C、草率簽訂合同
D、缺乏具體違約責任
83、勞動糾紛調解的基本原則是( C )
A、合理 B、公開
C、調解為主 D、及時處理為主
84、勞動糾紛指的是哪兩者的爭執(zhí)( A )
A、勞動者與用人單位
B、勞動者與執(zhí)法單位
C、用人單位與執(zhí)法單位
D、企業(yè)與執(zhí)法單位
上一篇:測量員考試階段復習試題及答案九
下一篇:測量員考試階段復習試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