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
1. 水輪:指瞳神(狹義專指解剖學之瞳孔;廣義的瞳神不僅指瞳孔,還包括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以及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水輪”一般指廣義的瞳神)。五輪學說原主張瞳神在臟屬腎,腎主水,故稱水輪。因腎與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輪疾病責之于腎和膀胱。但由于瞳神結構復雜,經古今不少醫(yī)家的實踐證明,其生理、病理不僅與腎和膀胱有關,與其他臟腑也有著同樣密切的關系。
2. 鉤割法:是以鉤針挽起病變組織,用刀或鈹針割除的治法。亦可用鑷子夾起或穿線牽起,然后用剪刀剪除之。主要用于切除胬肉、息肉及其他眼部贅生物。
3. 漏睛瘡:是以目大眥睛明穴下突發(fā)赤腫硬痛高起,繼之潰破出膿為特征的眼病。由于本病發(fā)病部位同漏睛,而又有紅腫出膿等瘡瘍的特征,故名漏睛瘡。相當于現代醫(yī)學的急性淚囊炎,重者似淚囊蜂窩織炎。
4.斑疹 : 斑疹是指局限性皮膚明顯的顏色變化,不隆起,也不凹陷的皮損。
5.丘疹 : 丘疹是指高出皮面的實性丘形小粒,直徑一般小于0.5cm的皮損。
6.風團 :風團是指皮膚上局限性水腫隆起,常突然發(fā)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發(fā)作時伴有劇癢的皮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