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
【解析】ABC屬于發(fā)包人的義務。
2.A
【解析】變更導致實際完成的變更工程量與已標價工程量清單或預算書中列明的該項目工程量的變化幅度超過15%的,或已標價工程量清單或預算書中無相同項目及類似項目單價的,按照合理的成本與利潤構成的原則,由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或商定的程序確定變更工作的單價。
3. A
【解析】標號法或觀察法。
4. A
【解析】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其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5.C
【解析】每一工作的最遲時間與最早時間之差,即為該工作的總時差。
6.B
【解析】建設投資可分為靜態(tài)投資部分和動態(tài)投資部分。靜態(tài)投資部分由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和基本預備費構成。動態(tài)投資包括漲價預備費和建設期利息。
7. D
【解析】
8. D
【解析】工程項目計價的特征:(一)單件性;(二)多次性;(三)依據(jù)的復雜性;(四)組合性;(五)動態(tài)調整。
9. B
【解析】影響項目費用最大的階段,是約占工程項目建設周期 1/4 的技術設計結束前的工作階段。在初步設計階段,影響項目費用的可能性為 75%-95%;在技術設計階段,影響項目費用的可能性為 35%-75%;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影響項目費用的可能性則為 5%-35%。很顯然,項目費用控制的重點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做出項目投資決策后,控制項目費用的關鍵就在于設計。
10. C
【解析】進度績效指數(shù)(SPI)=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
11. D
【解析】
12. D
【解析】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五大因素(——人、機、料、法、環(huán)),即人、機械、材料、方法(或工藝)和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技術環(huán)境、建設環(huán)境等)。
13. C
【解析】建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是:
(1)確定項目管理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結合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把質量目標層層分解,使各項工作目標和質量目標結合起來。
(3)結合項目團隊職能的分層次分解,把質量管理的職能分層次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各個作業(yè)人員。
(4)在質量目標、質量管理職能分層分解的基礎上,參照企業(yè)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制訂出適合本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質量手冊、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
(5)制訂具體的可操作的質量計劃。
(6)按質量計劃組織實施。
(7)及時清除不合格工程,并總結經驗教訓,分析產生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持續(xù)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14.D
【解析】定性風險分析的方法:1.風險概率和影響評價 2.概率和影響矩陣 3.風險數(shù)據(jù)質量評價 4.風險分類 5.風險緊迫性評價
15. A
【解析】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內容(程序)
(1)制定風險管理計劃。(2)風險識別。(3)定性風險分析。(4)定量風險分析。(5)制定風險應對計劃。(6)監(jiān)測和控制風險。
16. A
【解析】根據(jù)《安全預評價導則》要求,安全預評價主要包括①危險、有害因素識別,②危險度評價和③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等方面的內容。
17.B
【解析】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各項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的核心,是一個組織的崗位責任制度和經濟責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本的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18. B
【解析】
注釋:節(jié)點就高不就低
19. D
【解析】工程項目 HSE 管理目標一般包括①意外事故發(fā)生率、②對人員和環(huán)境產生危害的影響程度等。
20.A
【解析】職工被確診患有職業(yè)病后,在醫(yī)治或療養(yǎng)后被確認不宜繼續(xù)從事原有害作業(yè)或工作的,應自確認之日起兩個月內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另行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