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
編制資源消耗計劃首先要確定需要哪些資源以及需要的數量及使用時間,即進行資源需求分析。
(2) :B
承包商應在合同約定的日期或接到中標函后的42天內(合同未作約定)開工,工程師則應至少提前7無通知承包商開工日期。承包商收到開工通知后的28天內,按工程師要求的格式和詳細程度提交施工進度計劃,說明為完成施工任務而打算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組織方案、進度計劃安排,以及按季度列出根據合同預計應支付給承包人費用的資金估算表。
(3) :B
BOT是私人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特殊的投資方式,包括建造(Bui1d)、運營(Operate)、移交(Transfer)三個過程:建設—運營—移交。
(4) :C
業(yè)主項目管理在項目決策階段的主要任務有:①對投資方向和內容作初步構想;②選擇好咨詢機構;③組織對工程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審,并與有關投資者和貸款方進行溝通,落實項目建設相關條件;④根據項目建設規(guī)模、建設內容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項目進行決策或報請有關部門批準。選項C不符合③中的含義,是不適當的延伸。
(5) :D
在設計和確定某一具體項目管理的組織結構時,最重要的依據是以下幾個方面:①項目自身的特點;②承擔項目任務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對項目的管理要求;③委托方的要求;④項目的資源情況;⑤國家的有關法規(guī)。
(6) :C
管理層次是指從管理組織的最高層管理者到最下層實際工作人員之間進行分級管理的不同管理層次。管理層次多少是指管理分級的層次數量。整個組織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通常分為決策層、協調層、執(zhí)行層和操作層四個層面。決策層是指管理目標與計劃的制定者階層;協調層是決策層的重要參謀,屬于咨詢階層;執(zhí)行層是指直接調動和安排項目活動、組織落實項目計劃的階層;操作層是指從事和完成具體任務的階層。由此可知工程項目管理層次中并不包括投資層,不存在這個概念。
(7) :D
為了保證保修任務的完成,承包人應當向發(fā)包人支付保修金,也可由發(fā)包人從應付承包人工程款內預留。質量保修金的比例及金額由雙方約定,但不應超過施工合同價款的5%。
(8) :B
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①設計、采購、施工(EPC)/交鑰匙總承包;②設計—施工—總承包(Design—Bui1d);③設計…管理總承包(Design—Manage)。根據工程項目的不同規(guī)模、類型和業(yè)主要求,工程總承包還可采用設計—采購總承包(E—P)、采購—施工總承包(P—C)等方式。
(9) :A
一般來說,小型、時間短、專業(yè)面窄的項目適宜采用職能式組織結構形式;而工作周期長、專業(yè)復雜或比較特殊的項目,投資或工作量較大的工程項目適宜采用強矩陣或項目式的組織結構形式。
(10) :C
一般情況下,招標文件應當包括下列內容:①投標須知,包括工程概況,招標范圍,資格審查條件,工程資金來源或者落實情況(包括銀行出具的資金證明),標段劃分,工期要求,質量標準,現場踏勘和答疑安排,投標文件編制、提交、修改、撤回的要求,投標報價要求,投標有效期,開標的時間和地點,評標的方法和標準等;②招標工程的技術要求和設計圖紙等設計文件;③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的,應當提供工程量清單;④投標文件的格式及附錄;⑤擬簽訂合同的主要條款;⑥要求投標申請人提交的其他投標輔助材料。
(11) :D
工程的固定性:工程項目都含有一定的建筑或建筑安裝工程,都必須固定在一定的地點,都必須受項目所在地的資源、氣候、地質等條件制約,受到當地政府以及社會文化的干預和影響。工程項目既受其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也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12) :B
工程接收證書中包括確認工程達到竣工的具體日期。工程接收證書頒發(fā)后,不僅表明承包商對該部分工程的施工義務已經完成,而且對工程照管的責任也轉移給業(yè)主。
(13) :D
每一工作的最遲時間與最早時間之差為該工作的總時差。M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為第30天,最早完成時間為第24天(17天+7天),則M工作的總時差為:30-24=6天。
(14) :D
決策層是指管理目標與計劃的制定者階層。拓展:協調層是決策層的重要參謀,屬于咨詢階層;執(zhí)行層是指直接調動和安排項目活動、組織落實項目計劃的階層;操作層是指從事和完成具體任務的階層。
(15) :A
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自行辦理招標事宜的,應當在發(fā)布招標公告或者發(fā)出投標邀請書的5日前,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監(jiān)督部門備案,并報送相關材料。
(16) :A
在網絡計劃中,總時差最小的工作為關鍵工作。特別地,當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時,總時差為零的工作就是關鍵工作。
(17) :C
工作之間由于組織安排需要或資源(人力、材料、機械設備和資金等)調配而規(guī)定的先后順序關系叫組織關系。選項C與組織關系無關聯。
(18) :C
協調原則:組織內各成員的努力應指向共同的目標,相互之間應建立有效的協調。
(19) :D
由于設計深度不夠等原因,對一般附屬、輔助和服務工程等項目,以及住宅和文化福利工程項目或投資比較小、比較簡單的工程項目,多采用概算指標編制概算。
(20) :C
對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實施績效評價是工程項目綜合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工程項目績效是指工程項目實施活動和過程的結果。績效評價則是在考核實施活動過程結果的基礎上,應用考核結果的描述來確定績效的高低,做出評價。工程項目績效具有多因性、多維性、動態(tài)性等特征,因此,項目績效評價是一種綜合性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