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4月自學(xué)考試中外新聞作品研究試題_第4頁
22.為使我們的研究活動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研究新聞作品需要認識和掌握以下哪幾種思維形
式?( )
A.創(chuàng)造性思維 B.立體思維
C.宏觀思維 D.求異思維
E.求同思維
23.在具體研究外國新聞作品時,為了作出正確的分析和評價,需要注意( )
A.語言的簡潔明快
B.主題思想的深度
C.結(jié)合作品撰寫的歷史背景
D.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傾向在作品中的反映
E.作者的道德修養(yǎng)
24.社會主義新聞職業(yè)道德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它包括以下哪幾個方面?( )
A.為人民服務(wù)的堅定的政治品德 B.忠于事實、忠于真理的堅定的思想品德
C.鉆研業(yè)務(wù)的刻苦精神 D.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fēng)
E.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tǒng)
25.下列以現(xiàn)場描寫為突出特色的新聞作品有( )
A.《斷電使紐約陷于一片黑暗》
B.《大平夫人看望“歡歡”,“長得多么可愛啊!”》
C.《巴黎陷落后的一個月》
D.《華陽礁上補給忙》
E.《彭德懷印象》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26.新聞的真實性包含哪些要求?
27.在新聞作品研究的思維活動中,如何理解感性與理性的辯證統(tǒng)一?
28.如何分析新聞作品的形式?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29.試述如何理解將新聞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系統(tǒng)加以考察的原則。
30.試述應(yīng)如何分析一篇新聞作品的新聞主題。
責(zé)編: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