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4月自學考試中外新聞作品研究試題_第2頁
6.真實準確、迅速及時、針對性與指導性等要求,是新聞作品的( )
A.客觀性要求 B.主觀性要求
C.共性要求 D.個性要求
7.在新聞作品研究過程中,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之間的關系是( )
A.求同思維是求異思維的前提與基礎 B.求異思維是求同思維的前導
C.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是同時共存的 D.求同思維是根本,求異思維是提高
8.《醒來,銅陵!》的體裁是( )
A.消息 B.通訊
C.特寫 D.深度報道
9.在新聞作品中,用來對新聞報道中的人物、事實情節(jié)、環(huán)境現(xiàn)場等作具體描繪及刻畫的
表現(xiàn)手法是( )
A.議論 B.描寫
C.說明 D.敘述
10.下列關于設置懸念這一表現(xiàn)手法的評價,其中正確的是( )
A.設置懸念之后,應該在作品中給出答案
B.這一表現(xiàn)手法可以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因此在新聞作品中應盡可能多地運用
C.這一表現(xiàn)手法在消息中較為常見,而在特寫中則運用較少
D.這一表現(xiàn)手法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使新聞報道的語言更為活潑,更為多樣化
11.西方所謂“綜合分析式報道”屬于下列哪一種大的報道范疇?( )
A.述評式報道 B.解釋性報道
C.通訊報道 D.揭露性報道
12.按照西方的說法,時效性強、比較重要的事情報道屬于( )
A.事件性新聞 B.時事新聞
C.動態(tài)新聞 D.硬新聞
13.下列關于“倒金字塔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這種結構產(chǎn)生于西方新聞界
B.它是以重要程度或受眾關心程度的順序來安排新聞中的各項事實
C.已經(jīng)成為消息寫作的比較固定的結構模式
D.它的長處在于可以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責編: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