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真題_第4頁
來源:
考試網 [ 2011年7月23日 ] 【大 中 小】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宣傳法律、傳授知識、推廣技術、刊登廣告和推銷商品等屬于________地施加影響的傳播行為。
27.傳播學在19世紀末逐步形成,20世紀________年代初具規(guī)模。
28.申農—韋弗模式如果用于解釋大眾傳播過程,其中的“信宿”相當于________。
29.施拉姆把拉斯韋爾提出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比喻為“________”。
30.所謂報刊的四種理論,實際上是美國學者總結的自從大眾傳播誕生以來出現(xiàn)的關于大眾傳播的四種________觀念。
31.有學者認為,大眾傳播的內容大多是________的,所以更多的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眾對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的注意力。
32.電子媒介的受眾調查中最常見的是關于觀眾、聽眾的數(shù)量及其構成的________調查。
33.拉扎斯菲爾德等學者在伊里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眾傳播對一般受眾的影響往往要經過“________”這個中間環(huán)節(jié)。
34.在傳播研究中,傳統(tǒng)學派關心的主要是怎樣傳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批判學派關心的則主要是“誰在控制傳播”和“________傳播”等重大問題。
35.《數(shù)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龐帝把度量信息的最小單位“________”比作人體內的DNA。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庫爾特·盧因
37.抽樣調查法
38.“雙重行動模式”
39.社會分類論
40.“一面提示”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新聞學的研究路線和傳播學的研究路線分別是什么?
42.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中包含了哪些要素?該模式中左右兩個大圓叫什么?
43.麥奎爾認為傳播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44.為了提高新聞的易讀性,遣詞造句應該注意哪些要求?
45.大眾傳播中的反饋有哪些特點?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為什么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47.為什么“培養(yǎng)”理論特別強調電視在人們形成“共識”中的作用?請舉例論述。
責編:sallyl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