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學生理智感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______的擴展和加深上。
A.自尊心 B.求知欲
C.觀察力 D.想象力
7.班級的“動態(tài)陶冶”作用是指來自于班集體的______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
A.教師 B.環(huán)境和氛圍
C.伙伴 D.多種多樣的活動
8.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前提是
A.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
B.針對學生個人特點進行教育
C.和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
D.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9.利用班會、板報、墻報等陣地,宣揚好人好事,批評學生的不良言行,促進學生好的行為和思想,這是班集體培養(yǎng)中的
A.合作法 B.激勵法
C.強化法 D.示范法
10.______是對班級管理計劃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和價值判斷,是班級管理的中介環(huán)節(jié)。
A.班級管理的計劃 B.班級管理的實施
C.班級管理的檢查 D.班級管理的總結
11.班級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A.文藝活動 B.小組活動
C.個人活動 D.思想宣傳
12.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勞動的目的主要在于
A.鍛煉身體 B.教育學生
C.培養(yǎng)勞動技能 D.增長知識
13.班會的計劃、組織與實施是
A.由學生獨立進行的 B.學生在班集體領導下進行的
C.學生在班主任領導下進行的 D.由班長主持進行的
14.課外讀物的______,要求所選讀物能配合孩子的課堂學習,幫助他們發(fā)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A.教育性 B.思想性
C.可接受性 D.廣泛性
15.分析班級偶發(fā)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首先要堅持______的原則。
A.民主平等 B.公平客觀
C.學生主體 D.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