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視采訪試題
課程代碼:01180
本試卷分A、B卷,使用1999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請做A卷,使用201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請做B卷;若A、B兩卷都做的,以B卷記分。
A卷
一、填空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1分,共13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1.電視采訪中,“參與”具有心理的參與和______這兩重的含義。
2.新聞價值是指一個事實所包含的足以構成新聞的各種特殊素質的總和。它一共有五個公認的要素:及時性,顯著性,人情味,重要性和______。
3.電視電話采訪,是指記者通過電話,對異地的當事人、______或現(xiàn)場記者進行聲音訪談式的信息搜集方式。
4.心理因素比較復雜,包括需要、動機、目的、態(tài)度、意志和情緒等,其中以需要、情緒和______對記者出鏡采訪和報道的行為影響最為重要。
5.形象思維是電視采訪最重要的思維特點,但這并不是說其他思維方式不重要。開放性思維、理性思維以及______都是電視采訪中極具特色而又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
6.電視記者的現(xiàn)場觀察實質上是指“發(fā)現(xiàn)”。除了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各種視覺和聽覺等形象的表面形態(tài)和特征之外,合格的觀察還應洞悉這些形象要素的內在含義和______。
7.現(xiàn)場是指新聞事件發(fā)生的______和真實空間。
8.電視新聞選題按照性質都可以分成兩類:一是有具體事件現(xiàn)場的新聞,稱為事件類新聞;二是沒有具體現(xiàn)場的新聞,稱為______。
9.體態(tài)語包括面部表情與______。
10.電視采訪具有空間的現(xiàn)實性,因此,現(xiàn)場成為電視采訪的______。
11.全程跟蹤拍攝是故事情節(jié)完整性的保證,也是記錄事件發(fā)展過程中各個細節(jié)的______。
12.記者要調整提問的方式時,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具體化和______。
13.電視采訪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在充分占有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的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淺及深、由近及遠的思考、判斷選擇,它為新聞報道提供靈魂和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4.以下不屬于組織拍攝方式的是( )
A.補拍 B.擺拍
C.抓拍 D.真實再現(xiàn)
15.美國人類文化學者愛得華·霍爾提出的“相互作用距離”概念中,“個人區(qū)”的距離為______,為一般熟人之間的交流活動范圍。( )
A.20~45厘米 B.20~75厘米
C.30~85厘米 D.45~75厘米
16.電視采訪是以現(xiàn)場為核心的紀實,一則電視報道的主體素材應該在現(xiàn)場完成,并以現(xiàn)場的______為主。( )
A.文字信息 B.圖像信息
C.訪問信息 D.語言信息
17.電視記者應具備的與時代同步的現(xiàn)代意識包括市場意識和______意識。( )
A.獨立 B.平等
C.同步 D.時間
18.電視記者在鏡頭前就如同面對觀眾進行直接的交流,這一意識叫( )
A.鏡頭意識 B.觀眾意識
C.交流意識 D.職業(yè)意識
19.記者要永遠記。翰稍L中的重點是( )
A.現(xiàn)場 B.事實
C.被采訪者 D.同期聲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0.下列屬于鏡頭前非語言傳播行為的有( )
A.體態(tài)語 B.書面語
C.表情語 D.首語
E.手勢語
21.電視采訪中的現(xiàn)場場面調度是指攝像師在現(xiàn)場選擇和調整______,使攝像機和被攝對象之間形成適當?shù)臅r空關系,以獲得最佳的畫面內容。( )
A.鏡頭的角度 B.景別
C.時間長度 D.運動方式
E.采訪人物
22.電視記者出于電視媒介的特性要求,還必須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素質。下列屬于獨特素質的是( )
A.技術素養(yǎng) B.優(yōu)良的個人外在素質
C.強健的體魄 D.與時代同步的現(xiàn)代意識
E.良好的心理素質
23.記者出鏡的屬于可控部分的是( )
A.頭發(fā) B.化妝
C.體重 D.服飾
E.容貌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4.現(xiàn)場述評
25.跟攝
26.策劃
27.理性思維
28.“預采訪”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9.如何“不失時機”地記錄稍縱即逝的現(xiàn)場,準確把握開機時機?
30.采訪具有哪些特性?
31.整體策劃的必要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2.簡述突發(fā)事件新聞的采訪特點。
33.電視記者出鏡提問的任務有哪些?
六、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4.試論電視現(xiàn)場取材方式的基本要點。
七、創(chuàng)作題(本大題15分)
35.請就以下問題的報道寫出一份采訪提綱,內容包括主題(自定)、確定的采訪對象(4-5位,需說明理由)、對采訪對象提問的問題。
2008年底的孫偉銘無行駛證且醉酒駕車造成四死一重傷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法院一審判處其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孫偉銘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2009年9月8日四川省高院作出二審判決,改判孫偉銘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賠償死傷者家屬100萬。此案推動了對酒后駕車違法行為的集中整治。